關鍵字:冠狀動脈硬化
-
避免心臟猝死憾事發生 定期心肌掃描檢查排除心臟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7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韓登宇表示,一般而言,提到心血管疾病時,大家總是會下意識地跟老年人聯想在一起。然而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統計,在40至59歲的中壯年中,有5%至6%的人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而其中更有2%至3%的人會發生心肌梗塞。而在20至39歲的年輕人中,雖然發生率不到1%,但也並非心血管疾病的絕緣體。 -
止暈藥吃2年未改善 狹心症引發非典型暈眩常被誤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04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指出,狹心症屬冠狀動脈疾病,當冠狀動脈硬化、變窄或阻塞時,會造成心臟血流不順,有80%患者會出現胸悶胸痛、10%會有腹痛症狀、約5%會感到頭暈甚至無症狀。 -
講座報名/冠心病恐致猝死 林俊立醫師:酷暑天氣更應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14為了避免冠心病纏身,預防急速惡化所致的心因性猝死, 8月24日星期六下午,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將邀請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主治醫師林俊立主跟民眾主講「酷暑下的冠心病與心因性猝死」。 -
連呼吸、喝水都會胖? 原來是腸內菌影響代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01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林家宏表示,事實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對國際指引所建議的健康飲食及運動反應都不盡相同。近期研究顯示,其中的差異很有可能是來自腸道中的腸內菌影響了代謝機制。 -
心血管病將成頭號殺手? 專家整理出預防要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13天冷低溫易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可能會引發心臟病、腦中風等,民眾需多加注意。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年前特別邀請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曾春典,教導民眾心臟血管之保健方式,其活潑又專業的演講風格,獲得在場民眾熱烈迴響。 -
牙周病菌滿布口腔 恐蔓延至呼吸道引發感染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68研究顯示,口腔衛生習慣差會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導致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病症。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醫師表示,口腔內的牙菌斑可能成為呼吸道致病菌的來源,增加呼吸道的細菌停留在咽喉裡的機率,進而引發呼吸系統感染;嚴重時細菌可能被吸入肺部或藉由血液流到肺部,引起肺炎。如果是牙周病患,甚至可能惡化成慢性肺部阻塞的棘手問題,讓原本已出現纖維化的肺部,遭受反覆感染,不可輕忽。 -
寒流來襲易中風 血管抗衰提升牙周病治療成效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624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醫師表示,罹患牙周病比起未罹患牙周病的患者,引發冠狀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要高出3倍,還會使老人性肺炎、糖尿病惡化,甚至可能對孕婦可能造成早產和新生兒體重不足、流產等現象,或者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和胰臟癌的風險。 -
瘦肉精恐傷中樞神經 癌轉移風險增22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7166台大公衛教授鄭尊仁指出,台大曾做過萊克多巴胺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長期吃含有萊克多巴胺飼料的老鼠,血壓相對不穩定,忽高忽低,以致較易出現高血壓及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