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公衛系
-
張上淳:群體免疫須等疫苗 周六高雄投票發燒戴口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7台大公衛系不斷呼籲台灣必須執行普篩,確認新冠肺炎盛行率。昨日宣布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群體血清檢測,重點在於確認社區環境內有多少人曾經染病,台灣確診病患非常低,在沒有良好試劑條件下,檢出結果對防疫行為不會有什麼改變。 -
台大公衛籲科技解封與邊境管制 疫苗開發須國際合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84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解封指數代表著康復人數上升,與重症死亡人數能夠維持,換句話說,除了新增病患人數降低外,醫療量能也開始足夠,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其社會資源也足夠。因此,目前最該注意的除了小心解封指數高的國家地區還有突然出現小爆發的國家,例如韓國,原本幾乎快要沒新增病例,突然又有小波的群聚感染。 -
新冠肺炎恐成國際常態疾病 台大公衛籲邊境滾動式管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8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公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雖然許多新冠肺炎大爆發國家,漸漸都已經疫情降溫,但社區中仍會有小波疫情出現,主要原因在社交距離等疫情預防執行力不足外,環境仍然有新冠肺炎「黑數」,也就是無症狀病患,或極輕症患者在社區流動,成為其他人的感染風險。 -
疫情衝擊偏鄉醫院財政恐關門 學者籲開放遠端醫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75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藉由高度防疫政策控管疫情散布,雖然能讓感染人數下降,但反觀經濟衝擊也會非常高,當中包含醫院,疫情讓許多民眾減少就醫意願,醫事服務量減少,健保請領額度自然下降,特別在偏鄉醫院影響甚鉅,例如恆春基督教醫院,地區偏遠人口本來就少,營運維持相當不易。 -
台大公衛推估6月底疫情低點 歐洲北美疫情開始降溫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45台大公衛系碩士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目前已能觀察到,北美、歐洲、澳洲3個地區,新冠肺炎R0值已經小於1,也就是1位患者無法傳給1個人,疫情受到控制並正在縮小,但亞洲、非洲、南美洲,R0值都大於1,1個人至少傳染給1個人,顯至疫情持續散布中,入境管制應該按照相關數據調整。 -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33新冠肺炎引起肺部纖維化,是否永久不可逆呼吸困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肺部纖維化有很大機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並且台灣醫療能量非常好,新冠病患大部都能解除隔離出院。另外,疾管署針對國內新冠病患調查,發現感染者發病日前後傳染性最強,接著病毒散布能力就會減退。 -
社交距離還要維持多久? 恐怕等疫苗研發出來才可解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37陳秀熙強調,目前沒有新冠大流行的國家,都採取境外阻絕與減災計畫,但相關措施不可能永久持續;而已經大流行的國家,可能部分群體免疫,但仍然有可能是宿主,這時就必須檢視抗體對新冠病毒效力有多高,康復民眾有沒有可能2次感染,相關研究數據都會影響疫苗研發與產製,到底有沒有機會加強抵抗能力,也待觀察 -
張上淳駁台大公衛普篩建議 認為台灣社區感染率仍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3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快篩試劑可以分成2種,分別檢驗病源(病毒)與抗體,檢測身體有沒有病毒,可以知道受測者目前是不是正在感染,檢測身體有沒有抗體,可以知道是不是曾經罹患疾病,身體是否因病毒入侵有了抵抗能力,2種快篩檢測目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