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公寓
-
單日死亡11例疫情以來新高 疑似院感與家中身亡待說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5今(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1名新冠死亡個案,分別為9男2女,年齡介於50至70多歲,創下單日死亡病例最多紀錄。同時根據指揮中心資訊,案4273在4月下旬入院,疑似院感染死亡;案5869在5月25日經發現倒臥公寓,送醫宣告死亡,今日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
醫界籲放寬電腦斷層設置規定 不侷限醫院加強偏鄉健撿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8立院衛環委員會28日上午舉行「為早期發現癌症挽救國人生命,鬆綁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購置許可法規」公聽會,召集委員陳玉珍表示,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重要工具,尤其低劑量電腦斷層更是為國際公認早期發現肺癌的最佳方法,理應盡量普及,提供方便的檢驗。 -
居家照護走進社區 北市聯醫推廣醫療互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08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指出,台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2026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人口老化並不是主要問題,重點是「老得太快」,讓社會難以應付。因此,未來在社區營造、到宅醫療的需求會日益龐大,加上少子化情形,家庭缺乏人力照顧長者,更加凸顯社區照顧的重要性。 -
5G信號輻射更強更密集 專家憂危害人體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57手機、無線路由器、智慧電錶、穿戴裝置等各類聰明設備釋放的電磁波,能引發的症狀包括睡眠不佳、疲勞、頭痛、噁心、頭暈、心悸、記憶障礙和皮疹。多倫多婦女大學醫院環境醫學主任Dr.Riina Bray指出,某些人對輻射的反應很強烈,如果暴露在過多的輻射下,最終會導致每個人都對電磁波輻射敏感。 -
有這幾種心血管病史的人要當心 猝死可能找上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8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統計,台灣約有50萬人有心律不整的問題,每年有將近萬人因嚴重的心律不整而送醫,甚至是猝死。另外,根據臨床統計,猝死大約占所有死亡人口的15%至20%,而猝死患者當中有75%的人是因為心臟相關疾病導致,且大部分是嚴重的心律不整所引發。 -
老人跌倒易骨折 每斷1根肋骨死亡率增加近2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750謝志明指出,一般造成肋骨骨折的原因,主要有車禍、從高處墜下、走路或跑步不慎摔倒、運動傷害及重力撞擊等。正常成人肋骨共有12對,左右對稱,連接胸椎和胸骨而組成胸廓,對肺臟、心臟、大血管等重要器官進行保護作用。臨床觀察,每斷1根肋骨,死亡率增加19%,隨著肋骨斷裂越多根,死亡率也隨之升高,最高可達35%,不可輕忽。 -
長期處於空汙環境影響代謝功能 住這裡的人風險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31調查人員發現,此情況只對住在公寓大樓的人產生影響,多數的公寓地處交通要道,較容易有空氣汙染,建築周遭環境、高居住密度、交通等因素,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
邁向超高齡化 日本政府攜民間企業投入長照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92日本是全球最長壽的國家,面對高齡化社會,以及勞動力減少,日本政府去年提出了解決方案,要在今年4月開始,大幅開放外國勞工到日本工作,其中將先開放看護、餐飲與建築業優先試點。而為了因應逐漸增加的看護需求,日本政府也借助民間企業的力量,打造許多適合長者居住的服務型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