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全家
-
退伍蛙人患多囊腎 「腎臟腫成3倍大」 提早篩檢防洗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68多囊腎是顯性遺傳疾病,患病機率約1/1000-2500左右,只要爸媽有1人得病,自己罹病機率就是50%,由於患者的腎臟會不停長出貌似水泡的「囊腫」,囊腫內則會充滿囊液,有時可能是清澈的純水尿液,也可能是出血或膿瘍,隨時可能會破裂造成感染,且這些不斷長大的囊腫也會持續損害腎臟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洗腎。多囊腎患者的腎功能掉分比一般民眾來得快,也就是會更快進入洗腎,因此強烈建議「1人得病,全家都要做超音波檢查」,若本身長期有腰痛、血尿問題,不妨盡快到醫院就診檢查。 -
植物肉具蛋白質可代替肉類? 營養師:攝取注意鈉含量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386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王姵棋表示,植物肉的設計是植物性蛋白質食物,以每日飲食指南會建議國人攝取像蛋豆魚肉類,植物肉也跟這些食物一樣擁有完整的蛋白質,但由於它的鈉含量會比較高,因此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人需注意攝取量。 -
家長盼孩子「轉大人」! 中醫:白露轉骨好時機別錯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24今年9月7日是「白露」時節,接下來夏季的熱空氣漸被秋季的冷空氣取代,日照時間較短,氣溫下降較快。雖然白天的天氣仍然暖和,但因晚上開始轉涼,早晚溫差漸大,中醫師賴睿昕提醒民眾,要小心預防呼吸道疾病復發。而針對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此時也是轉骨的好時機,可透過中藥改善體質,幫助成長。 -
全家出遊「蟲蟲危機」要注意 除了小黑蚊你還要防這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32近日天氣仍屬高溫炎熱,同時不少人喜愛到戶外露營。到戶外踏青要注意的一定是最常見的小黑蚊。如果住處附近有鳥類築巢,要小心的一定是禽蟎,這個「人在家中坐」還是會遇上的昆蟲。《NOW健康》整理幾個常見的小害蟲,有些並非出門才會遇上,像是禽蟎通常是在戶外曬衣會遇上,在家睡覺都會被咬的昆蟲,大家多份警覺就能保護自己的皮膚喔。 -
北部出現國內首起BA.4家庭群聚 夫妻與2幼童全家確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首起Omicron BA.4本土個案,北部的30多歲男性。今(17)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確定他的太太(案7)也定序出BA.4,確定屬於家庭群聚。而兩人的小孩也確診,其中1名小孩的Ct值小於30。 -
國內MIS-C累計破百例 19歲以下孩子要注意嚴重恐休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86小冠是1個活潑健康的11歲男孩,平常沒有任何的慢性疾病,今年5月底Omicron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還來不及接種兒童疫苗,就全家一起確診,發燒2天後,病況好轉,又回復到以往活蹦亂跳的狀態,但是1個月後的傍晚,小冠突然又開始高燒到39度,吃了診所開的症狀藥,卻還是反覆發燒,在家也吐了3、4次,精神跟活動力大幅下降,家人決定帶到醫院就醫。 -
消基會控1劑快篩280元 王必勝允檢討下輪實名制售價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62Omicron BA.5可能掀起新1波本土疫情,且不只是感覺有症狀,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也會不時用到快篩試劑。然消基會在今(8)日下午開記者會表示,政府的快篩實名制已經為售價訂下「錨定效應」,也就是只會更高、不會更低,甚至市面上出現1劑280元的快篩試劑。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回應,將啟動新1輪快篩實名制,並針對徵用量與售價做檢討。 -
「鈣化性肌腱炎」發作!婦痛到無法舉手 穿衣洗澡遇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78廖太太退休後喜歡做料理,自去年中開始,每當煮菜時左肩都會微微痠痛,症狀也越來越嚴重,不僅左手無法舉高,晚上也會痛到難以入眠,就醫檢查確認是「鈣化性肌腱炎」惹禍,經建議採用體外震波治療,半年後鈣化點已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