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入睡
-
拒當夜貓族、早起鳥!中醫調製助好眠飲 提升睡眠品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19睡眠是人體修復的主動過程,可以復原身心,解除疲勞和恢復精神,是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也是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外科主任蔡文興表示,失眠症在中醫稱之為「不寐」,多為情志所傷,久病體虛,胃不和臥不安,勞逸失度等引起陰陽失調,陽不入陰而發。 -
長期服用安眠藥恐上癮 專家從安眠藥歷史揭常見副作用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678專業藥師「藥博士 正藥說」在臉書貼文介紹人工合成的安眠藥歷史,原來古代的酒精就是最早的安眠藥物,隨著藥物精進,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BZD)藥物為目前最常使用的安眠鎮靜藥物,但須在醫師評估下服用,才能減少「耐受性」、「依賴性」等困擾。 -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才好? 益生菌4大功效與禁忌全解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88益生菌可說是台灣人必買的保健食品之一,不少人常因外食、腸胃道不佳,擔心是消化系統出問題,而紛紛購買益生菌保健食品,希望能夠改善消化道機能,或是選擇同時內含助眠、保養私密處成分的益生菌,但在透過服用益生菌改善腸胃道健康之前,也應注意有些特殊族群不能隨意攝取,否則可能影響健康。究竟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才好?益生菌功效與好處有哪些?可能引發何種副作用?又該小心什麼益生菌禁忌呢? -
免吃安眠藥就能入睡! 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助緩解失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801逐漸步入中年的小玲因生活壓力大,長期患有頭痛問題,且受困於失眠,經常感到情緒低落和焦慮。然而,她卻又對於身心科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如腸胃不適、白天想睡、全身無力等,感到相當不適。在與亞東醫院精神科李佳儒醫師討論後,決定嘗試減量睡前的鎮靜安眠類藥物,同時進行顱微電流刺激(CES)治療。初次治療時,小玲竟然在治療過程中睡著,且後續順利停用數種鎮靜安眠類藥物,白天工作神清氣爽,倦怠感也減輕了不少。 -
不是因為虎媽!異膚病童也睡不飽 醫揭癢到無法好好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216有一個族群的小朋友也睡不好!他們不是因為虎媽的滿檔行程,而是因為癢到沒辦法好好入睡的異膚小病友。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童,會因為皮膚劇烈搔癢而不斷地抓、導致肌膚受傷流湯流血,甚至每晚還會因皮膚痛癢而醒來搔抓緩解,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
國小兄妹驚人行程!每天睡不到6小時 專家憂影響健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042台北市1家美語補教業者在臉書分享,一對成績優異、表現傑出的國小兄妹每周7天行程表,早上5時50分起床學習,通勤車上用餐20分鐘,直到晚間11時30分才能入睡,平均睡眠時間只有5至6小時。眾多醫師提醒,小朋友必須睡好、睡飽,每天至少7至8小時,否則影響身心,連帶影響發育、學習能力、記憶力等發展。 -
思覺失調症發病高峰期!背後有原因 中西醫治療助康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584佑德中醫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腎為先天之本涉及到遺傳因子,因先天遺傳所致的思覺失調症與腎氣是否充足有關;而後天因緊張、焦慮和壓力大所致的思覺失調症,則是與五臟六腑的失衡有關,脾為後天之本,後天失衡首重脾胃的調理。 -
過年大魚大肉「腹」債難消! 避免腸胃不適先做2件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10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圍爐聚餐,不過由於過年期間飲食豐盛,加上餐後喝茶聊天配點心,常常不知不覺吃下過多食物,進而產生腸胃不適的問題,常見的原因可能來自飲食過量、吃太油膩、食物反覆加熱、加熱不足或不新鮮,以及飲酒過量、熬夜等。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提醒,為了讓自己過個健康的好年,需節制飲食,並準備腸胃藥,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