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兒科醫學會
-
2歲女童不會喊爸媽!檢查出發展遲緩 專家揭背後因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85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指出,家長平日應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兒童發展連續圖」及「家長紀錄事項」,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並詳細記錄相關資料。 -
國內MIS-C累計破百例 19歲以下孩子要注意嚴重恐休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09小冠是1個活潑健康的11歲男孩,平常沒有任何的慢性疾病,今年5月底Omicron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還來不及接種兒童疫苗,就全家一起確診,發燒2天後,病況好轉,又回復到以往活蹦亂跳的狀態,但是1個月後的傍晚,小冠突然又開始高燒到39度,吃了診所開的症狀藥,卻還是反覆發燒,在家也吐了3、4次,精神跟活動力大幅下降,家人決定帶到醫院就醫。 -
不只金魚腦!長新冠症狀超多 醫師建議補充這些營養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5近期不少青少年傳出確診的狀況,有國中女學生在染疫後雖未出現重症,且康復快速;但出現長新冠的後遺症,其中一項是「金魚腦」,也就是記憶力與理解能力都變差,甚至影響學習。在疫情已經2年餘,長新冠的狀況已經被熱烈討論,近期醫學界熱烈討論的是如何降低長新冠影響。 -
母體缺乏維生素D!女嬰出生1天小腿骨折 確診佝僂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14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說明,新生兒佝僂病(Neonatal Rickets)是指骨骼軟化和弱化,通常是極度和長期缺乏維生素 D造成。 -
兒童確診!家長如何判斷就醫或送醫? 指揮中心今宣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539近日發生不少兒童確診演變中重症、死亡案例,讓許多民眾憂心忡忡,為了加強家長照護的警訊,指揮中心今(19)日針對兒童病例的居家照護警訊表徵做宣導。 -
新冠藥物領取簡易化 指揮中心:65歲以上輕症評估可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43全台疫情升溫,指揮中心目前已簡化領取新冠肺炎藥物的流程,提升民眾取得藥物的便利性,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口服抗病毒藥物對象並非只有中重症個案,65歲以上無症狀、輕症,經醫師評估也可以使用。 -
防憾事重演!輕症居家照護兒童 有抽搐等5症狀可就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91因國內出現首例2歲兒童因確診COVID-19,而死亡之個案,在放寬就醫交通方式的條款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在昨(20)日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召開會議,訂定COVID-19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 -
6月大寶寶喝「大人感冒藥」害急診! 兒科醫沉痛呼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45小孩生病了別把大人的藥給他們吃!有位6個月寶寶有咳嗽症狀,媽媽把自己喝的咳嗽藥水給寶寶喝,2天之後寶寶嘴唇發紫送醫,還要進加護病房用呼吸器治療。醫師發現應是寶寶喝下的咳嗽藥水含有可待因引發呼吸抑制。「病情不嚴重,這個藥水把孩子弄到要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