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先天性心臟病
-
孩子長不高想看醫生轉大人 卻意外檢查出6公分腦腫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9512歲的小明就是因腦瘤引起的身高矮小,他整整比同年級最矮的同學還矮7公分,加上身材瘦弱,轉介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腦部竟有6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長在腦下垂體,導致他的生長激素缺乏,同時也壓迫到了視神經,造成視力缺損。 -
心室中膈缺損免開刀! 導管關閉手術造福大新竹區病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23傅俊閔表示,人的心臟有2個心室,左心室負責體循環,右心室負責肺循環,由心室中膈隔開2個心室,心室中膈若是有破洞,就是所謂的心室中膈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心室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流從左心室經缺損流到右心室,聽診會聽到明顯的心雜音。一般在安排小朋友健康檢查時的基本聽診,若聽到明顯心雜音,就會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正確診斷此疾病。 -
天生心裡「缺了一塊」 活動微喘檢查發現心房中膈缺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10傅俊閔醫師表示,正常人左心房與右心房互不連通,由心房中膈隔開。若是心房中膈有破洞就稱為心房中膈缺損,這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心房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液經此破洞從左心房流到右心房、右心室再到肺動脈,導致右心室與肺動脈擴大而產生活動耐受性降低、容易喘等右心室衰竭症狀,甚至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等嚴重併發症,需要積極治療。 -
青少年除了新冠疫苗外 還有這些疫苗也要記得打好打滿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181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主任兼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長提醒,家長目前專注於COVID-19疫情,很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與流感等疫苗,而這些疫苗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也同要重要。 -
心臟病患接種mRNA疫苗 容易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80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相關指引資料顯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 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心肌心包膜炎),發病的原因主要為病毒感染(腸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因其他原因(如免疫反應、細菌感染)引起心肌及心包膜的發炎反應。
-
台灣迎來首批BNT! 網友熱搜BNT疫苗QA重點1次解答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301根據頂尖期刊《自然》發表的1項英國研究,其重點探討BNT疫苗在不同年齡的免疫反應,共分析140位至少施打1劑BNT的長者和年輕醫護。結果顯示,T細胞免疫反應隨年齡升高而下降,80歲以上長者中和抗體濃度偵測率劇降。 -
免疫細胞對抗新冠肺炎 美權威研究:臍帶血中最多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358由美國權威MD Anderson癌症中心Kathy Rezvani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臍帶血中分離出的自然殺手細胞比成人周邊血中的免疫細胞更具有增生及較強毒殺能力,並能有效降低移植對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成為病患的一線希望。在國際上,臍帶血幹細胞相關臨床試驗已逾千件,如火如荼進行中。例如將臍帶血幹細胞應用於治療中風、先天性心臟病及Ⅰ、Ⅱ型糖尿病等。 -
天氣變冷孩子出現感冒症狀 別小看呼吸融合病毒威力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8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林鴻志表示,當孩子因感冒症狀來院就醫,除了會檢驗A、B型流感以外,也會進一步檢驗是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根據統計,近1個月來,2歲以下兒童感染此症的比例上升,許多家長起初以為小朋友只是罹患流感或感冒,實際上卻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