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脾
-
中醫清冠一號抗疫不缺席! 中醫師解講防疫3階段處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863年初新冠肺炎侵入台灣,在多位病患在西醫加護病房的病人,藉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團隊蘇奕彰教授兼所長所領導的三軍總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長庚醫院中醫部協力合作,在各個醫院的加護病房中西醫合作治療新冠肺炎結果成效卓著,並做了一些初步觀察及統計,對未能迅速三採陰的病人加以中藥治療,結果發現很快能出院並沒有留下肺部纖維化或氣喘的後遺症,確定有效後定名爲清冠一號。 -
身體無不適健檢竟高血脂? 「1吃飯習慣」害肥油狂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73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賴卉蓮醫師指出,血脂是血清裡脂肪的簡稱。主要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三酸甘油酯(或稱中性脂肪,TG)。膽固醇功能是製造身體細胞膜的重要材料,和協助製造荷爾蒙的原料之一;三酸甘油脂則是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與能量。 -
不只是火燒心! 中醫師曝這些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別大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949收治這名婦人的中醫師曾子澄指出,上述婦人的胃食道逆流情況較為棘手,屬於病因複雜的難治類型,即使照了胃鏡,也不見得能找出好的治療方法。現代人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明顯增加,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愛吃宵夜或情緒緊繃等,都會使消化機能變差,降低胃排空的速度,一旦胃酸分泌過多卻停留在胃裡,便會隨著腹壓上升向上擠壓而胃食道逆流。 -
DIY素食鹹湯圓選用當季食材 中醫養生強健脾胃顧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52吳思儀分析,黑芝麻性味甘、平,可補肝腎、潤五臟且有潤腸功能。紅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屬於脂溶性食材,需藉由芝麻油才能更好的被人體吸收。曝曬乾燥後的香菇會產生維他命D2,能幫助人體的筋骨健康。豆腐及雞蛋則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加上青菜含有纖維質,可維持腸道健康,幫助排便順暢。白胡椒則可增加食慾、暖胃散寒、協助消化。這些食材做成料理,清淡卻富含營養能幫助健康。 -
天冷加上溼氣重 中醫提醒避免溼疹爆發內外除溼不可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03皮膚問題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皆有關聯性,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受阻,就會發生皮膚癢、起疹子的症狀;再者,體內溼氣主要靠脾胃代謝,若代謝不佳,脾胃轉動效果不好,就容易引發皮膚病灶。此外,與肝腎系統也有關係,肝腎系統虛弱相對排毒能力也會變弱,腎氣不足、元氣不佳,代謝功能就差。中醫治療多數採用荊防敗毒散、防風通聖散等,倘若體內溼氣較重會以三仁湯加強排溼,一般會建議患者在飲食中多攝取薏仁有助於健脾利溼,薏仁飯或四神湯皆可,透過長期食用能達到明顯的食療效果。 -
幼兒皮膚反覆搔癢紅疹脫屑 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作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51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根據門診的觀察,手肘內側、大腿內側、鼠蹊部、臉部,特別是嘴唇周圍,都是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的發作部位,部分幼兒還合併有鼻子過敏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鼻塞,甚至氣喘等。 -
起床易頭暈目眩別大意! 當心血壓不穩恐陷腎衰竭危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67「血壓與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組織,一旦血壓忽高忽,腎絲球質就會受到損害,引起血管硬化。 -
乾癬vs.癬別傻傻分不清 中醫內外調理「癬」中求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1499鄭愛蓮進一步解釋,乾癬常分布於頭皮、腹部、背部、四肢關節處,嚴重者甚至會關節腫痛,患者的皮膚會增生,造成一搔抓就皮屑滿地的現象,因此常給人觀感不佳,進而影響自信心,療程通常以「年」來計算,需要極大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