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康生活
-
嗜喝熱飲當心食道癌上身! 攝氏65度以上增加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790食道癌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平時需留意自身的不適症狀,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如有長期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有異物感,切勿輕忽自身症狀,應提高警覺,務必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疫情解封掀路跑熱! 營養師建議路跑前後這樣吃才健康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14運動過程流汗,造成體內水分的流失,若有口渴的狀況,則需要小口小口補充水分,建議每15-20分鐘,補充100-200c.c.水,避免1次大量水份灌注,容易增加腹脹影響運動,也會增加跑廁所的頻率。 -
肝長期發炎小心肝硬化 中醫:持續惡化肝癌病變恐上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78談到肝硬化的形成,莊振杉說明,多數是由肝慢性發炎所導致的,主因是病毒型肝炎、酒精、藥物或飲食、生活不正常或自體免疫異常造成肝臟慢性發炎,其中,原本有B、C型肝炎或酗酒習慣的人都是高危險群,不可不慎。 -
憂鬱症輕生前有徵兆 7位名人用一句話陪伴鬱友度難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09根據衛福部109年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統計,逾150萬人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推測台灣每15個人就會有1人罹患憂鬱症,與大腸癌的發生率相同。雖然民眾對憂鬱症仍有部分誤解或迷思,隨著近年越來越多名人勇敢挺身,分享自身的抗鬱經歷,使大眾更重視憂鬱症相關議題。 -
天氣轉涼易引發心血管急性發作 3動作測試有無腦中風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09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心血管疾病每年仍奪走1萬多條寶貴人命,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表示,中風後失能,1年照顧費用恐超過百萬元,患者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對家人來說,更是沉重負擔。 -
聽損加速大腦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45歲以上把握聽力篩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86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2017年報告發現,在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的是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佔9%,其次為抽菸5%、憂鬱症4%。 -
有助減重和預防慢性病的「間歇性飲食」 你跟上了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9根據發表在《內分泌評論雜誌》(Endocrine Reviews)上的一項新研究的作者說法,一天內在8至10小時的持續時間內進食,可能有助於預防和管理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心臟病。 -
台灣拜耳打造幸福職場 榮獲2021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4由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專業刊物《HR Asia》頒發的HR Asia Award 「2021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台灣拜耳於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少數獲獎的生命科學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