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偏遠地區
-
醫改民調出爐:要醫療品質 不要小確幸!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97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說,政府人物常在「小確幸迷思」下做決策,但根據針對調降健保費之民調顯示,有67%的民眾認為健保有盈餘時不必調降,可優先用來改善醫療權益;只有不到24%的民眾支持調降每人每月20至50元的健保費。民調也顯示,高達近9成的民眾認為,健保如有盈餘可優先「改善偏遠地區醫療資源」此外有65%的民眾希望「增加健保給付項目」。 -
戒除菸癮交給專業 成功戒菸指日可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02研究顯示,吸菸者的平均壽命較不吸菸者減少了10至11年,但如果吸菸者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戒菸成功,預估可分別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壽命。此外,戒菸可同時預防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與癌症。 -
台商長途「車震」 引發椎間盤突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新光醫院疼痛照護中心主任陳瑞源說明,周先生疼痛初期先求診骨科診所,當時醫師告知他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需施打玻尿酸及服用止痛藥物,但疼痛仍不見改善,於是到新光醫院疼痛門診求診。 -
二代戒菸效果佳 4萬8000人成功戒菸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37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國健署推動二代戒菸兩年多來,已幫助4萬8000名吸菸者擊敗菸癮。戒菸門診醫師可提供吸菸者專業協助,依個案情形判斷,選擇合適的藥物,教導吸菸者如何克服各種尼古丁戒斷症候群。 -
南市醫揪團甩肉做公益 協助台東學生圓夢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949學員減輕體重甩肉換健康外,包括抽血報告低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BMI及代謝徵候群都有明顯改善。自102年開始請減重班學員做飲食及運動紀錄,每週交回由營養師及衛教師幫忙計算卡洛里,修正及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依營養師建議個人每天飲食卡洛里攝取量及不可低於800卡,打破「靠飢餓療法方式」的減肥迷思。一天只吃500多卡或飲食大小餐都是減重無效的方法,還需搭配規律有氧運動才能達成減重目標。 -
乳攝車上路 減少乳癌死亡悲劇
癌症新知 / 乳癌3215亞東醫學中心於19日舉行「婦女健康篩檢巡迴車」(簡稱乳攝車)正式啟用典禮。亞東醫院朱樹勳院長表示,這輛最新型乳攝車由「陳淑宜女士癌症基金會」全額捐輸。陳女士多年前因乳癌病逝,家人代替生前樂善好施的陳女士發揚善心,希望亞東醫院利用乳攝車幫助無定期到醫院的婦女朋友,進行乳房攝影篩檢。 -
及早接受藥物治療 延緩失智症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81曹汶龍醫師表示,失智症病友家屬看著親人病情一天天地惡化,逐漸失去日常生活能力,加上日復一日照顧失智親人的壓力,常感到心力交瘁。為了陪伴失智症病友及家屬走過罹病後的歲月,大林慈濟醫院成立失智症中心,透過早期篩檢、門診、家屬支持團體等,提供病友及家屬全方位照顧。
-
全民仇醫?! 400位醫師出走大陸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針對醫師出走,國內醫師荒的問題,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蔡明忠指出,國內婦科醫師平均年齡56歲,新一代醫師又不肯至婦科,已經產生嚴重斷層。兩岸醫師待遇差不多,但台灣醫療糾紛多,風險高,婦產科招募不到新血,一半以上偏遠地區都缺乏婦科、兒科醫師,婦產科將是台灣醫界第一個崩盤的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