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偏遠地區
-
罕病結節硬化合併癲癇 恐造成腦損傷影響智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18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神經內科醫師蔡政道指出,結節硬化症病童被暱稱為「小瓢蟲」,因為到了青春期時,臉部皮膚顏色偏紅,且長出白色斑點。除了外觀上的變化,小小瓢蟲最怕頑固性癲癇,如果未能及時治療,情況嚴重可能造成腦損傷影響智能。 -
聖誕鞋盒送愛心到偏鄉 傳遞用藥知識守護健康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50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陳文雯表示,因偏鄉醫藥資源較缺乏,孩子們接觸醫藥知識的機會較少,因此基金會除了準備愛心禮物放進鞋盒之外,會內的藥師也發揮其專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寫下各式叮嚀小卡片,讓孩子了解正確就醫、用藥安全和健康飲食等觀念,並鼓勵孩子除了照顧自己的身體之外,也要關心家人的健康。 -
肝炎篩出率雲嘉南居冠 14人中1人C肝帶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42肝基會於民國100年至104年共五年間,到全台各地為民眾進行免費肝病抽血篩檢, 21縣市 總篩檢人數14萬3,520人,共篩出C肝患者人數6,043人,篩出率平均約 4.2%。 -
醫改民調出爐:要醫療品質 不要小確幸!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076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說,政府人物常在「小確幸迷思」下做決策,但根據針對調降健保費之民調顯示,有67%的民眾認為健保有盈餘時不必調降,可優先用來改善醫療權益;只有不到24%的民眾支持調降每人每月20至50元的健保費。民調也顯示,高達近9成的民眾認為,健保如有盈餘可優先「改善偏遠地區醫療資源」此外有65%的民眾希望「增加健保給付項目」。 -
戒除菸癮交給專業 成功戒菸指日可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29研究顯示,吸菸者的平均壽命較不吸菸者減少了10至11年,但如果吸菸者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戒菸成功,預估可分別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壽命。此外,戒菸可同時預防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與癌症。 -
台商長途「車震」 引發椎間盤突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28新光醫院疼痛照護中心主任陳瑞源說明,周先生疼痛初期先求診骨科診所,當時醫師告知他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需施打玻尿酸及服用止痛藥物,但疼痛仍不見改善,於是到新光醫院疼痛門診求診。 -
二代戒菸效果佳 4萬8000人成功戒菸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21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國健署推動二代戒菸兩年多來,已幫助4萬8000名吸菸者擊敗菸癮。戒菸門診醫師可提供吸菸者專業協助,依個案情形判斷,選擇合適的藥物,教導吸菸者如何克服各種尼古丁戒斷症候群。 -
南市醫揪團甩肉做公益 協助台東學生圓夢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011學員減輕體重甩肉換健康外,包括抽血報告低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BMI及代謝徵候群都有明顯改善。自102年開始請減重班學員做飲食及運動紀錄,每週交回由營養師及衛教師幫忙計算卡洛里,修正及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依營養師建議個人每天飲食卡洛里攝取量及不可低於800卡,打破「靠飢餓療法方式」的減肥迷思。一天只吃500多卡或飲食大小餐都是減重無效的方法,還需搭配規律有氧運動才能達成減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