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交叉感染
-
腸病毒將進入高峰 急診人數單周重症再創新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12疾管局今日公布新增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6例居住於北部,分別為3個月、7個月及10個月男童和2歲4個月、3歲3個月及9歲女童,另1例為居住於中部的1歲3個月女童,就醫後7人全部已康復出院。 -
天暖腸病毒猖獗 國內再添3例重症個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疾管局3月20日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副局長周志浩指出,病童分別為居住於北部的2歲10個月女童、南部2歲6個月以及5個月男童。 -
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 疾管局預估疫情持續攀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52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兩名病童於2月下旬出現發燒、四肢出現水泡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肌抽躍、心跳過速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所幸均已康復出院。 -
吃藥可以不得愛滋? 醫:仍須做好安全性行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77居家華說,所謂預防性投藥可分為二種,一種是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PEP),另一種則是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PrEP)。但無論是PEP或PrEP,預防能力都不是100%,而且藥物價格十分昂貴。居家華進一步指出,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可再分二種,一是職業性感染後投藥,另一種是非職業性感染後投藥。前者主要針對高風險醫療人員,後者則針對從事危險性行為者。
-
嚴冬時節 腸病毒異常未趨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9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去年共計5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本年已發生2例重症個案,顯示腸病毒71型威脅仍持續存在,民眾不可大意。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分別於1月2日、5日出現發燒、口腔水泡、手腳紅疹、活動力減低、肌抽躍等重症病徵,所幸家長警覺,緊急帶孩子至大醫院就醫後,狀況穩定。
-
寒流南下 國內腸病毒疫情吃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161疾管局統計,國內今年50例重症個案都是感染腸病毒71型所致,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通報顯示,由腸病毒71型引發手足口病的就診率持續上升,中南部地區疫情高居不下,而其他地區也出現零星重症個案,北部地區的腸病毒71型個案即明顯增多。 -
感染腦膜炎燒壞腦子?入秋時節小心肺炎鏈球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28時序入秋,早晚氣溫變化大,正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現身的高峰期,而肺炎鏈球菌很容易在嬰幼兒身體抵抗力下降時趁虛而入。童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高佳慧指出,尤其五歲以下兒童要格外注意,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兒童跟外界接觸時間越來越多,但是本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對於肺炎鏈球菌的抵抗力較差,比較容易受到感染與引起嚴重疾病。
-
良好衛生習慣防病毒 避免寶貝輪流出狀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