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交互作用
-
上背疼痛可能是慢性胃炎造成! 長期忽視恐惡化成胃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486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說明,個案張先生發生了轉移痛,胃神經與上背肌肉使用同一個通道也會有重疊,當胃部有疼痛訊號時,有時大腦會誤認上背部疼痛,特別在尖胛骨中間部位,有時不舒服比腹部還明顯,因此很容易讓胃病患者忽略,以為是肌肉筋骨痠痛,胃病卻一直沒有得到治療,疾病越來越嚴重。 -
菲國入境新增3名新冠確診 含2名菲籍移工及1名國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24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第543例長期在菲律賓工作,前次出境在今年1月,10月5日在當地出現輕微發燒、肌肉痠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15日當地就醫診斷是肺炎,但未住院治療僅服藥與採檢,在得知結果前,第543例在18日登機飛機回台,入境時主動告知曾有症狀,立即採檢收治住院隔離。 -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5341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姓小姐,原本就有失眠的困擾,定期服用安眠藥來助眠,但受到疫情影響,擔憂會在國外染疫,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加劇,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可以快速入眠,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 -
原來灰指甲也有高風險族群 快檢查你是其中之一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294醫師提醒,並非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就是甲癬,必須由專業醫師診斷才能正確判斷。 -
神經迴路掌管生活習慣 台研究團隊破解關鍵分化基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97位於大腦深部1群神經核組成的基底核,是掌管動作學習、獎勵、動機、情感以及自主運動的中樞,發揮這些神經功能的關鍵,仰賴於基底核中的紋狀體背側與腹側核區的神經迴路。背側核區調控動作與認知功能,是養成習慣行為的關鍵區域;腹側核區則參與獎賞與成癮機制,是影響動機情緒的關鍵區域。但紋狀體核區如何建構,並劃分成2兩個區域的神經迴路仍然未知。 -
保健類食品遇這3種藥物 如有交互作用食補不成反傷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869月25日是用藥安全日,近年來保健風氣盛行,民眾常抱著「有吃有保庇」、「有病治病,無病安心」的心情服用各種健康、保健食品。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不少民眾不清楚兩者差異,甚至在服用藥物的同時,又另外補充多種保健類食品。 -
壯陽藥含西地那非別亂吃 下場可能小弟硬不起來反要命
兩性關係 / 男人幫8894收治小陳的中醫師楊永榮表示,西醫壯陽藥常用成分西地那非(Sildenafil),能放鬆及擴張肺部的血管,使血液更容易流動,原本是用來治療治療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後來發現可改善勃起功能障礙,也被拿來當作壯陽藥使用,但千萬不可與其他心血管藥物併用。 -
奇異果和牛奶一起吃會阻礙消化? 網傳沒有根據別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96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如果維生素C會與蛋白質交互作用凝結成塊,那不論飯後與飯前都不可以吃水果,因為不僅奇異果有豐富維生素C,台灣常見的水果芭樂,維生素C含量僅低奇異果一點點,依相同邏輯吃芭樂也不能喝牛奶,或吃魚、肉、蛋、豆類任何食品,相關說法就是無稽之談,不要輕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