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房檢查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8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日式5D隆乳免按摩vs.自體脂肪豐胸 選擇停看聽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33張大力醫師指出,為改良傳統手術中空間不足,造成需勤按摩與觸感受限的問題,3D安全隆乳立體空間升級為日式5D隆乳手術,打造有延展性的立體空間,各種角度有自然柔軟的外型與觸感,適用所有材質皆免按摩。 -
非泌乳期還鬧乳腺炎 醫生提醒注意這些症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8321名30多歲的媽媽5年前哺育幼兒母乳將近10個月,但近期整個左乳持續變大,令她備感不適與輕微疼痛,且合併出現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求診多家診所醫院都懷疑是乳腺炎,但治療未果,進一步切片組織後才確診為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 -
波霸巨乳退潮流 丁大中:隆乳講求自然成趨勢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4075有人說,胸部象徵女人的「事業線」,代表女性的權力與魅力,擁有「魔鬼曲線」的女人,不僅在感情上如魚得水,職場上也能得貴人相助。隨著時代演變,傳統波霸式的「巨乳」不再是主流,開業醫師丁大中表示,曲線玲瓏兼具自然質感的性感美胸,成為新時代女性的嚮往,各種隆乳材質也相應而生,其中,效果自然的水滴型果凍矽膠隆乳和自體脂肪隆乳頗受女性青睞。 -
健檢學問大! 醫師呼籲:價格昂貴不一定適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40除惡性腫瘤外,國人十大死因第2、3名分別為心臟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其實這些疾病,有些可以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避免憾事。洪子仁也舉例,像是透過腦部磁共振(MRI)影像,能看出正常及中大腦動脈缺損之間的差異,如此一來便能提早發現問題、對症治療。 -
乳癌防治不分年齡 恩主公醫院釋出免費篩檢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048根據衛福部統計指出,每年有逾萬名女性罹患乳癌,且初次診斷為女性乳房惡性腫瘤者,44歲以下的女性佔罹患乳癌者近兩成。恩主公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劉曉東表示,患者如本身的BRCA1或BRCA2的基因變異較多,且因年輕,腫瘤細胞表現較活躍,容易受賀爾蒙影響,新增的血管也較旺盛,而癌細胞也越容易轉移,因此年輕女性罹患相同期別乳癌的死亡率較年長女性高,年齡每下降1歲,死亡率增加4至5%。 -
張大力醫師登ISAPS 微創隆乳與全球整形權威對話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794張大力院長表示,能夠參與並擔任本次2016 ISAPS演講者,透過國際性舞台將台灣的內視鏡微創醫療技術、3D微創隆乳手術的臨床經驗與其他國家的醫師交流,實在備感榮幸。無論是醫療中的美容整形或乳房外科的癌症病例,隆乳手術或乳房重建早已是全球性不可迴避的重點議題。每個國家的民俗風情及審美觀多元並茂,因此,在整形手術的技術層面考量也不同。 -
定期做好乳房篩檢 不讓乳癌有機可趁
癌症新知 / 乳癌3352乳癌好發於45至69歲女性,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有鑑於此,國民健康署補助45至69歲婦女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然而全國乳癌篩檢率僅38.5%,主要是婦女害羞、怕痛而忽略篩檢的重要性,延誤了治療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