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主動脈
-
女子左手痛到舉不起來! 檢查竟是胸腔內長巨大畸胎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84畸胎瘤是胚胎在發育過程中,部分胚層脫離到身體其他部位後,逐漸分化生長的一種腫瘤,男女都有可能發生,但常見發生部位為男性的睪丸和女性的卵巢,發生率約10至20%。 -
天冷工作慎防低溫症!嚴重恐致命 高風險族群尤其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52正常人體核心體溫為37±0.5℃,當核心體溫出現下降趨勢,就容易引發低溫症,即所謂失溫。依據瑞士低體溫分級系統,可將低體溫劃分為3級,且各分級的低溫症症狀也會有所不同。 -
8旬翁三尖瓣閉鎖不全併心衰竭 台大首以最新醫材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4482歲男性病患周先生,由於嚴重三尖瓣膜閉鎖不全合併右心衰竭,在藥物治療下心衰竭症狀加劇,因其為高齡病人,且拒絕接受傳統開心手術治療,經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醫療團隊的評估,排除其他可能治療選項,決定引進TricValve系統。在台大醫院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專家審核同意後,向食藥署申請專案進口,於2023年11月4日成功地利用TricValve系統執行異位性上下腔靜脈支架瓣膜置放術,而病患於術後心衰竭症狀大幅改善,精神和食慾比起手術前都有明顯的進步。 -
主動脈瓣膜狹窄竟腸胃出血 心臟內外科醫師聯手換瓣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76高齡82歲的高爺爺在年輕時因冠心病置放過冠狀動脈支架,日前他因腸胃道出血和血便反覆住院,卻遲遲找不到原因,最後連腎功能都出問題,必須洗腎, 2個月後他再度住院,醫師發現他還合併有心雜音,遂照會心臟內外科團隊評估,結果發現他主動脈瓣狹窄合併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診斷是罹患罕見的「海德氏症候群」,考量患者年紀大、慢性共病多,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與心臟血管科詹仕戎醫師聯手於複合式手術室執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術後2天,高爺爺順利出院,解決了心臟問題,腸胃道也不再出血。 -
撕裂性胸痛恐主動脈剝離? 醫談主動脈剝離成因與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77主動脈剝離是危及性命的急症,陳紹緯醫師解釋,我們的主動脈壁有3層,內層、中層、外層,如果主動脈內膜有破裂口,血液便會灌入血管壁中,導致血管壁撕裂,而被稱為主動脈剝離。原本血液該走的管腔稱為「真腔」,血管壁中撕裂的空間稱為「假腔」。 -
8旬嬤主動脈瓣膜狹窄險命危 不開胸微創手術重獲新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135隨著年紀愈大,心臟瓣膜容易逐漸鈣化增厚,逐漸發生狹窄狀況,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胸痛、暈倒、容易喘等症狀,出現心臟衰竭現象,多數患者不願冒險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現在有新的治療方式「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置入新的瓣膜不必再承受開胸高風險。 -
誤食魚刺不注意恐致主動脈食道廔管 致死率極高勿輕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9572歲男士阿財(化名),去(111)年9月時,因發燒、背痛、右上腹痛由救護車送至奇美醫院急診就醫,抵達急診室時,血壓只有81/65mmHg(正常值為120/80mmHg)。阿財告知醫師,1個月前吃吳郭魚時,有誤吞魚刺,但因身體無礙並未就醫,結果急診醫師經影像學檢查發現,患者疑似主動脈瘤破裂,立即通知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依璇協助處置,經診斷後,醫師研判是因長達1.7公分的魚刺穿破食道與主動脈,而導致主動脈食道廔管,並造成腸胃道穿孔、大量出血,因此緊急執行主動脈內覆膜支架置放手術,穩定生命跡象。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不必再開胸 為老年患者帶來福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51台北榮總心臟血管中心結構性心臟科主任陳嬰華教授說明,主動脈瓣是介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中間的門戶,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會打開,心臟才能將血液送至全身,然而當主動脈瓣狹窄,全身器官便得不到足夠血液供應。隨著年紀愈大,瓣膜上面便會產生鈣化,就像小石頭一樣沉積在瓣膜,導致瓣膜越來越狹窄,形成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