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耳炎
-
長期用棉花棒掏耳朵 這習慣恐引發感染甚至耳膜破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75王文弘指出,耳膜又稱為耳鏡,是聽覺傳導的門戶,常因感染發炎、外傷而破損,若傷口沒有癒合又反覆的發炎,就會使中耳的聽小骨腐蝕及內耳的器官提早退化,產生聽不清楚、耳鳴或眩暈。 -
耳鳴不就醫亂吃保健品 可能無法改善反而加重病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51耳鳴成因眾多,除了聽覺通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如外耳道堵塞、游泳嗆水或擤鼻涕不當導致的中耳炎、內耳損傷、聽覺神經受損和病毒感染等「耳源性成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過勞、緊張、抑鬱、焦慮、用腦過度和抽菸酗酒等「非耳源性原因」皆可能導致耳鳴。 -
春天早晚溫差大 民眾如有眩暈症病史應慎防復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592根據患者主訴的輕重程度以及症狀,眩暈一般可分為良性姿態性眩暈、急性內耳炎、嚴重的中耳炎、脊椎基底動脈暫時性缺血或中風、梅尼爾氏症等。而季節交替時好發的眩暈多半屬於病毒感染的內耳炎,或是內耳微血管過度收縮或阻塞而發生暫時性缺血所引起的。 -
聽高音出現「斷音感」? 神經性耳鳴及早治療救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064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耳鳴症狀甚至影響生活時就該積極就醫。收治該名患者的醫師李宏信說明,耳膜鈣化症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中耳炎,因免疫細胞攻擊聽小骨骨膜,導致骨膜反覆發炎損傷,於是出現纖維化,並演變為鈣化。當發炎反應沿著聽小骨向外蔓延到耳膜時,耳膜中央就會開始病變鈣化及沾黏。 -
當流感遇到免疫力低下恐釀併發症 耳鳴警訊不可輕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680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中耳炎症狀多半來自於病原體的感染所致,依病程的長短一般可分為急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炎兩類,常見症狀有耳痛、聽力減退、食慾不振等情形。若罹患感冒、流感或有中耳炎病史,一旦發現耳痛、耳鳴的狀況時未能即時就醫,恐導致日後釀成慢性中耳炎、耳鳴等情況,且反覆發作。 -
孩子發燒別急著吃退燒藥! 小兒科醫師提出的忠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39黃禹銘表示,許多老一輩的人習慣用手膚觸幼兒額頭,只要感覺發熱,就認為是發燒,必須趕快吃退燒藥;至於年輕家長則會使用耳溫槍或是溫度計測量,一旦超過38℃,就擔心孩子腦部會不會被燒壞或變笨。事實上,小朋友的耳溫或肛溫未達38℃就不算發燒,臨床治療上,必須到達39℃才有需要服用退燒藥。 -
長輩聽力受損置之不理 未來恐增失智症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21長輩聽力受損的狀況,恐怕比你想像中更嚴重。弘道老人基金會協助偏鄉長輩接受聽力篩檢,發現374位長輩中有聽力損失者高達7成,等於每10位就有7位聽不清楚,如果沒有盡快解決,還會增加3成的失智風險。 -
鼻竇炎惡化導致中耳積水 耳鳴恐伴隨出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595鼻竇位於顱骨,正常鼻竇具有4對無菌空腔,鼻竇內充滿空氣,鼻竇內的粘膜由1種有黏液功能的上皮細胞及成千上萬的纖毛所構成。鼻竇有細小出口通向鼻腔,當慢性鼻竇炎患者的鼻涕變得黏稠,倒流堆積在耳咽管附近或中耳腔造成積水,就會引起耳悶、耳鳴,嚴重甚至影響正常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