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老年
-
夫妻間磨擦多床頭吵床尾和不了 緊要關頭提早繳械惹禍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641憑藉著30多年來的治療經驗,黃慶雲醫師認為,中醫治療陽痿,必須先釐清其病因,再針對個人體質調理,才能真正從根本治療。整體而言,會把握「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大方向,對於縱欲過度的青春期少年,因其精關不固、陽氣大失,會使用「紫河車補元湯」來滋陰降火、大補元氣,活絡前列腺命門。 -
染髮染到變豬頭? 醫師示警「黑髮漂成淺色」最傷頭皮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4155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中老年人為了保持外貌年輕而染髮,而不少年輕族群基於標新立異而在髮色作怪,但從頭皮健康的角度來看,強烈呼籲,盡量減少「黑髮變金髮」,這對頭皮的傷害,遠高於單純的白染黑。 -
足底筋膜炎治療5年沒好轉 竟然是這個病害他差點截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45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俗稱腳中風的下肢動脈栓塞是一種周邊動脈疾病,隨著老化,血管動脈硬化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如果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便會產生心肌梗塞,若發生在腦血管則造成腦中風,如發生在下肢動脈,則為下肢動脈栓塞。 -
疫情居家久坐引來腰椎痛 長時間坐姿不良難怪痛的是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199顏子訓醫師表示,脊椎的結構中,前端椎體之間有避震作用的「椎間盤」,後方有上下關節凸,兩兩銜接構成的「小面關節」,兩者都是支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分。若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都很容易導致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或者小面關節退化發炎等狀況發生,兩者常見的症狀都是腰部和下背疼痛,若神經受到壓迫,還可能導致走路無力。 -
肌肉流失10%免疫力開始下降 強化保護力蛋白質要補充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82本周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2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 -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943陳逸川醫師指出,臨床經驗發現,核性白內障患者多數有高度近視,他們會突然感到近視度數在短時間內飆升,初期不曉得自己罹患白內障,有些人會以為是眼睛疲勞,若一段時間沒有改善,他們會去配一副新的眼鏡,過一陣子覺得新眼鏡還是無法改善視力模糊的問題,檢查才發現是罹患白內障。 -
寵物也要有好心肝! 別擅自將人用藥物給家中毛小孩吃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2870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簡子寧表示,飼主應每年帶毛寶貝施打疫苗,像是犬隻七合一或十合一核心疫苗,可有效預防多種犬隻常見傳染病如犬傳染性肝炎等。 -
莫名感覺腹脹、食慾變差 不是消化問題竟是卵巢癌末期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4182卵巢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高峰大約在50至60歲,是婦科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卵巢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要到腫瘤變大影響周遭器官、或形成腹水時,才會出現症狀,可能的症狀包括腹脹、背痛、頻尿、骨盆不適、月經異常、性交疼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黃家彥醫師說,等到出現症狀時大部分都已經是卵巢癌晚期,是相當棘手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