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世界睡眠日
-
響應世界睡眠日 台灣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數據調查啟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307睡眠,不只是休息,更是健康的關鍵。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威脅健康的隱形殺手,不僅提高死亡率,更與失智、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息息相關。科林睡得美居家睡眠檢測顯示,超過6成受測者為中重度患者,顯現此疾病的嚴重性。為提升民眾對睡眠健康的重視,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與科林睡得美共同啟動「台灣首座睡眠呼吸中止症資料庫調查」,希望藉此累積臨床數據,提升民眾健康意識,遠離疾病威脅。 -
2020年全球壟罩新冠疫情 7成民眾睡眠障礙健康亮紅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90新冠疫情延燒屆滿1年,這1年來除了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外,據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超過5成的民眾更加重視個人健康。長期關注於呼吸及睡眠照護的飛利浦公司,發表第6屆國際睡眠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7成受訪者出現睡眠問題,且4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半夜醒來而中斷睡眠。 -
長期睡眠障礙恐引發失智症 最佳睡眠時間1天最好7小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03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睡過長、過短、斷斷續續等)都會提高未來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的判斷能力、記憶力,還可能進而導致未來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認知功能疾病,亦會引起三高。2020年刺胳針委員會發表於知名期刊《刺胳針》有關失智症的報告,睡眠障礙的人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分別上升20%及60%!且進一步分析發現睡眠時間的長短竟也與老年失智有關!睡眠時間若不到5小時或超過10小時,結果罹患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皆上升。 -
「睡覺」就能抗衰老! 3項必備要件你都具備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說,優質睡眠可減少與勞動有關的事故和交通事故風險;自然睡眠時,褪黑激素的分泌,是保護人體自然的生物時鐘,進而防止人類過早衰老。 -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罹患社區性肺炎風險高出近3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31陳濘宏主任說明,睡眠不足會讓免疫機能下降,根據研究顯出,相對於1晚8小時睡眠,1晚4小時睡眠會使免疫系統中循環的自然殺手細胞大幅減少。飛利浦針對橫跨歐、美、亞洲13個國家、共13,004名成人進行調查,發現即使86%的人相信睡眠對身心靈均造成影響,卻有超過5成的人不滿意現在的睡眠品質。除了睡眠時間不夠、焦慮影響睡眠品質外,令人睡了也睡不飽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影響民眾睡眠的慢性疾病。 -
世界睡眠日活動大使方馨 籲民眾正視睡眠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81陳濘宏醫師指出,40至60歲的女性為失眠好發族群,特別在更年期、月經周期、懷孕時更容易發生。睡眠品質差不僅會使白天精神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工作,還會影響到人的抵抗力與免疫力,使自然殺手細胞(免疫細胞)功能降低,變得容易生病,且國外也有研究指出,睡不好的人罹患癌症機率會增高。 -
世界睡眠日醫學講座 喚起民眾了解睡眠重要性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591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現代人愈來愈難睡,據統計,全臺灣失眠人口超過2百萬人,若加上其它睡眠障礙的疾病,每5個人,就有1個睡不好。 -
鼾聲如雷惹人厭 側睡可降低打鼾頻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08每年3月21日為世界睡眠日,今年主題「容易呼吸、舒適睡眠、和健康身體」。長庚醫院針對4011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受訪者中,51.9%有打鼾情形,而2.6%受訪者表示睡眠時有呼吸中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