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運動
-
抽脂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 運動可降低風險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158但是在去除脂肪的同時,美國有研究表示,過度消除腹部的脂肪,可能會增加在內臟或腹腔的危險脂肪,而這些脂肪會儲存於內臟附近,進而提高心臟病與糖尿病的罹患風險!不過還好,透過規律的運動就可以降低這個作用。這篇研究將刊載在7月號《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
飲食西化、不運動 大腸癌連三年居冠
癌症新知 / 腸癌44癌症已蟬聯30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表示,國人飲食西化愛吃燒烤、紅肉和油炸食品,導致大腸癌發生人數激增近一千五百人,高居各癌症第一位,發生率更是美國的1.4倍,是國人健康一項重要警訊。 -
久坐不動 提高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68刊載在《內科醫學誌》的這篇研究者,追蹤了大約22萬名澳洲的成年人,追蹤時間大約是3年,和那些每天坐不到4小時的人比起來,每天至少坐8小時的人、死於任何原因的機率高了15%以上;若是每天再坐久一點、每天約坐11小時以上的人的風險更高,約有40%以上。研究表示,坐太久對健康狀況來說,真的很不好。 -
跟肥胖byebye 千萬別讓三高亮紅燈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151根據一項對竹科地區科技從業人員所做的健康檢查,其中輕度肥胖者(BMI=27~30)占38%,中度肥胖者(BMI=30~35)占14%,重度肥胖者(BMI≧35)占13%,而體脂肪正常者僅占34%。綜合來看,高達65%的科技人有體脂肪偏高的問題,與一般人肥胖比率約三到四成比較,科技新貴確實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發生率高出許多。
-
國人飲食西化 腸瘜肉盛行率逐年升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十大健康異常排行榜分別為「胃部異常」、「痔瘡」(92%)、「體重過重」(49.2%)、「脂肪肝」(47.9%)、「子宮頸抹片異常」(47.1%)、「總膽固醇偏高」(45.4%)、「腸瘜肉」(44.7%)、「尿酸」(22.5%)、「三酸甘油酯偏高」(20.9%)、「肝功能異常GPT」(18.4%)。 -
節食就能瘦? 醫師:不運動反成瘦胖子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205瘦身第一步要從控制飲食著手,不少人最常出現的疑問是:「明明吃得很少,為什麼體重就是無法明顯下降?」雅得麗生活診所林柏宏醫師指出,飲食控制不光只有單純吃得少,還要吃對的食物才算完整,許多食物雖然份量不多,但是熱量卻不低,例如大腸麵線、蚵仔煎、甜不辣這些小吃,每一份熱量都接近一個非油炸類便當;另外,一個巴掌大麵包或是一包餅乾零食的熱量接近半個便當;而下午茶的精緻小蛋糕,以及下班後與同事好友共飲幾杯,潛藏熱量也相當驚人,一時嘴饞要付出的代價不小。 -
台灣女性想腰瘦 卻有三成以上不愛運動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608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建議,女性朋友應每天累積運動30分鐘,腰圍保持在80公分以下,身體質量指數(BMI)保持在18.5kg/m2與24kg/m2之間,才能活得健康又快樂。國健局於100年4月及8月進行「健康行為危害因子電話訪問調查」,有效樣本數1萬6985人,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僅有兩成多女性達到衛生署的運動建議。 -
不運動電視麵龜族 容易憂鬱不快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64該項研究係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發表,此篇論文為「美國護理師健康研不究」的一部份,研究對象多達近5萬名婦女,透過填寫問卷,分析與憂鬱症相關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包括體重、吸菸和一些疾病等因素。連續追蹤兩年,結果發現,與每天運動10分鐘或少於10分鐘的人相較,每天運動90分鐘或超過90分鐘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低了20%。每天花3個小時或是更長時間看電視的女性,則比很少看電視的女性被診斷憂鬱症的風險高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