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孕症治療
-
不孕症比例高!想要生寶寶 備孕掌握4心法好孕跟著來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410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不孕症盛行率比想像中還要高,調查發現,不孕夫妻從備孕到診斷不孕就花了2.9年,超出WHO定義的1年,嚴重拖延治療時機。此外,傳統觀念上,生育壓力與期待,大多落在女方;大部分治療也是由女性承受,包含藥物的使用與施打,加上取卵後所造成的身體不適等,讓女性承受相較男性更多的身心壓力。調查發現,近7成女性認為,不孕治療影響了心理健康,在治療過程中,超過半數以上女性自覺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7成曾對其他懷孕者感到嫉妒。備孕期心理壓力也可能影響受孕機率,為此,陳美州提出「正向備孕4要訣」,期盼不孕夫妻降低負面情緒。 -
這些危險因子恐致新生兒呼吸陣喘 剖腹產也是其中之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4妊娠36週又3天出生之新生兒,出生體重為2335克,母親由於宮縮頻繁,以致在送抵醫院路程中即由產道娩出。出生後雖有間斷地宏亮哭聲,但呼吸次數一直在每分鐘70下併有微微呻吟聲,疑為新生兒呼吸陣喘(TTN)轉至新生兒中心照護治療。 -
擴大不孕症補助!蘇揆金句「3個有裁判」 預算無上限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537為了增加不孕夫妻生育願望並減輕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行政院拍板從2022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 -
PGT-A挑選胚胎植入6次失敗! Embrace檢測圓求子夢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339陳俊凱醫師分享最近1例使用Embrace檢測成功懷孕的個案提到,該夫婦自結婚以來都積極備孕,由於先生工作壓力大、太太輸卵管雙側阻塞,讓備孕之路加倍艱辛,夫妻2人開始接受不孕症治療也有6年歷程(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這段過程中,媽咪嘗試過6次試管嬰兒,在外院輾轉更換過4間台北的生殖中心,其中不乏3間大醫院、1間診所,但成功懷孕次數卻為零。 -
進行試管療程一定能生下健康的寶寶嗎? 專家剖析迷思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9031備孕夫妻在借卵借精時要注意,如果卵子或精子帶有跟你/妳一樣的單基因隱性遺傳疾病,而且院所沒有針對這個卵子或精子建立完整資料庫,那寶寶患有單一遺傳疾病的風險,就可能有高於唐氏症發生的機率! -
擴大試管嬰兒補助近5億 助不孕夫妻擺脫無「產」階級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43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計畫上路迄今,民眾線上申請共有2萬3千多筆,其中逾2.2萬筆已通過審核。經過醫療機構執行人工生殖相關療程,包括取卵、胚胎植入等,執行完畢已超越8千筆,撥款累計近5億元。 -
國人剖腹生產需求日益增加 健保剖腹產麻醉規範停看聽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9402021年新生兒人數僅剩15萬多人,甚至可能低於15萬人,不少婦產科醫療院所陷入經營危機。隨著國人剖腹產需求日益增加,健保對於剖腹麻醉相關法規及給付認定,也讓部分基層婦產科醫師反應有待釐清。 -
2020出生vs.死亡人口「死亡交叉」 不孕症補助促催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12020年台灣出生與死亡人口數出現「死亡交叉」,新生兒人數居然少於死亡人數,受到疫情影響,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今年新生兒人數將再創歷史之紀錄,恐不到1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