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三高控制
-
擺脫腎臟病3訣竅! 國健署呼籲:善用健檢了解腎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085台灣背負洗腎王國的惡名,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18歲以上民眾自述,經醫師診斷患有糖尿病且合併有腎臟疾病的人約有10%,另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洗腎病人在透析前1年,有40%患有糖尿病,顯見血糖控制不好,會導致腎功能變差。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民眾, 掌握保腎3訣竅「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建立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習慣、糖尿病患應定期就醫並遵照醫囑規律服藥,才可避免早期腎病變風險」。 -
如何預防腎臟病?掌握護腎黃金8守則 不讓腎病找上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31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根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洗腎病人在透析前1年高達近8成患有高血壓,4成患有糖尿病,3成患有高血脂。除了三高和慢性病之外,吸菸、肥胖以及不當藥物使用也是影響腎功能異常的原因之1。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建立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落實健康生活,定期健康檢查,並依醫囑控制三高,切勿服用偏方、草藥或來路不明藥品,才能掌握「腎」利人生! -
搶救腦中風謹記「臨微不亂」 專家:預防中風要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9腦中風不僅跟個人健康有關,其造成的失能也深深影響著個人與家庭的負擔。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4月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腦血管介入科主任朱海瑞醫師,與民眾分享腦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
別以為年紀輕三高沒關係 1種功能障礙疾病恐提早發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09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年輕、體能還很好,即使常熬夜、喝酒、暴食,老是時胖時瘦,從不會覺得自己的健康可能會出問題,往往直到健檢時才發現,年紀輕輕就有三高、肥胖等問題。專家提醒年輕人也要注意定期檢查三高、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同時也要維持健康體態,研究刊登在《神經病學期刊》。 -
8旬婦突然視力模糊!竟患眼中風 醫:病因與三高有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17書田診所眼科主治醫師張夏怡表示,視網膜血管阻塞也就是常聽到的眼中風,常見症狀為單眼突發且無痛的視⼒減損或喪失,好發族群包刮「三高」病史、抽菸族群、年齡以50歲以上居多,尤其青光眼患者,因眼壓過高,視網膜血管阻塞機會比常人更高,要特別小心。 -
全民心運動!首重三高控制 醫師提醒:有徵兆及早就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735有三高困擾的民眾容易引起一身病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會透過血液漸漸影響到人體的心臟、腎臟甚至是腦部等各個器官,日前健康傳媒與東生華製藥聯合主辦的衛教公益講座,特別邀請臺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醫師、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范珮宜、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丞駿,分別以「心絞痛怎麼辦、高血脂預防與治療、高血壓治療趨勢」3大主題來與民眾分享相關的知識,希望當身體出現警訊時,大家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你有「第四高」嗎?三高控制不佳 當心導致「高腎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15近日衛福部公布110年最新國人死亡統計,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已連續18年入榜10大死因。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宏麟理事長指出,如果沒有及早發現並控制慢性腎臟病,可能造成腎衰竭或死亡,且腎病變與同樣榜上有名的糖尿病、高血壓息息相關,若三高控制不佳,容易導致第四高「高腎壓」,因此提醒大眾、特別是三高族群更要小心、應定期追蹤腎臟功能。 -
老翁突聲音沙啞!主動脈瘤所致 醫:若破裂死亡率極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58主動脈是全身最重要的大血管,從胸腔延伸到腹腔,可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及腹主動脈,不同部位各自負責該區域血液循環的供應。要是因為高膽固醇、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等原因造成血管壁硬化,動脈壁就有可能在血液輸送時,受壓力膨脹成囊狀,形成主動脈瘤;若主動脈瘤持續增大、破裂,病人便可能因大出血休克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