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會改變排便形狀? 養成健康生活5習慣降低風險

3270
編譯組 外電報導
腸躁症會改變排便形狀? 養成健康生活5習慣降低風險

【NOW健康 編譯組/綜合外電報導】腸躁症是1種功能性腸胃道疾病,一旦患病,便會容易出現反覆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其中排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形狀或頻率異常,全球近5至10%的人口,都有這方面的問題,近期1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 Journal)研究發現,若想改善腸躁症不適症狀,或是預防腸躁症發生,就應養成5種健康好習慣,即可降低發病風險。


不抽菸、擁有充足睡眠是關鍵! 5大生活好習慣有助預防腸躁症


根據梅約診所的資料,腸躁症好發於50歲以下族群、有腸躁症家族病史,以及患有憂鬱症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者,可能會因生活壓力增加或攝取特定食物,而誘發不適症狀,甚至造成症狀加劇。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只要能養成以下5種好習慣中至少3種,便能降低42%腸躁症的患病風險:


1.不抽菸。
2.每晚至少有7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
3.每週進行高強度的體力活動。
4.每日均衡攝取優質飲食。
5.適量飲酒。


此外,不抽菸、進行高強度的體力活動與擁有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習慣,跟降低腸躁症風險有關。


養成3至5種健康生活習慣 最多可降低4成腸躁症風險


研究人員以64286名參與者作為對象,並請他們完成至少2份24小時飲食回憶問卷,平均追蹤至少12.5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共有961名參與者出現了腸躁症。在追蹤開始之前,有7604名參與者表示,他們沒有遵循5種健康好習慣中的任何1種;20662名參與者表示,他們僅遵循其中1種習慣,而21901名參與者表示,他們遵循了其中的2種習慣,剩下的14101名參與者則遵循了3至5種習慣。


在考慮腸躁症潛在的影響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養成的健康好習慣愈多,腸躁症的風險就會愈低,其中養成1種好習慣可降低21%患病風險;養成2種好習慣則可降低36%風險,而養成3至5種好習慣,便可降低42%風險。


雖然降低腸躁症風險的幅度並沒有一起做的來得大,但研究也發現,獨立從事3種健康習慣,也能獲得良好效益,不抽菸即可降低14%風險、進行高強度體力活動可降低17%,而睡眠充足則可降低27%。


研究人員說明,此項研究證明了,堅持養成更多的健康生活習慣,包括不抽菸、睡眠充足、進行高強度體力活動、均衡飲食及適量飲酒,皆和降低腸躁症風險有關,因此,我們從中可得知改變生活方式,可說是預防腸躁症的不二法門。


文字編輯:連珮妤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日本爆發首起蜱蟲病人傳人個案! 疾管署提出4大呼籲
▸【下班聊健康】不想毛手毛腳!除毛大小事專家解迷思

★資料來源:
1.5 Healthy Lifestyle Habits Could Reduce Risk Of Develop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tudy,Medical Daily,2024年2月21日,https://www.medicaldaily.com/5-healthy-lifestyle-habits-could-reduce-risk-developing-irritable-bowel-syndrome-study-471430
2.Association of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urs with incide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2024年1月10日,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4/01/10/gutjnl-2023-331254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