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割包」研究登國際醫學期刊 小弟弟出頭天別再怕

3739
陳木森 報導
台灣「割包」研究登國際醫學期刊 小弟弟出頭天別再怕
▲顧芳瑜醫師指出,目前除了傳統手術割除,還有低出血量、低感染風險、不易水腫、恢復期短的一次性包皮槍,讓男性有更多手術選擇。(圖/顧芳瑜醫師提供)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男性發生包皮、龜頭發炎,或因為包皮的窄環較緊,造成清潔困難,長期藏汙納垢造成發炎疼痛,間接導致性伴侶在性行為過程中感到不適等問題,這才意識到前往醫療院所求診。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在診間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病患擔心割包皮會過於疼痛,造成無法動彈、不能出門、運動或上班,其次是擔心傷口讓外觀變得不好看,以及擔心割完包皮會太緊、不舒服。


顧芳瑜醫師指出,目前除了傳統手術割除,還有低出血量、低感染風險、不易水腫、恢復期短的一次性包皮槍,讓男性有更多手術選擇。而「一次性包皮槍」能一次性的切割縫合器械,手術方式是先在陰莖的根部打麻醉藥,再將要割除的部分鎖在包皮槍的槍套裡,在確定好位置、須割除的長短大小後,醫師再按壓包皮槍,內部的刀片會將多餘的包皮截斷,同時推出鋼釘縫合,手術過程非常快,大約15分鐘左右即可完成。


相較之下,傳統手術因為需要人工切割,較容易有傷口不平整的狀況,疼痛感與水腫明顯,傷口需要包紮照顧至少1個月,優點是費用較低,適合有預算考量者或是新生兒。顧芳瑜醫師說明,由於一次性包皮槍對人體的破壞性少,且因為是器械切割,傷口相較於傳統手術會較美觀,手術過程快速也較不會有多餘的破壞,術後的疼痛感少,恢復期短,傷口快則2周痊癒,通常在術後3天不碰水,也能很快恢復正常運動。


顧芳瑜醫師在發表的研究論文中,進一步分析出使用包皮槍進行手術的患者,術後僅9%的感染風險,且感染者大多是糖尿病患或BMI指數過高的人,因此建議這兩類患者在手術前與醫師做充分的溝通,在了解風險後再進行手術。另外包皮槍手術後發生出血的機率約2%,不過透過按壓或冰敷便能減緩出血。該研究論文已登上國際知名期刊《臨床醫學》(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是台灣首篇針對包皮槍的研究論文。


▲顧芳瑜醫師研究一次型包皮槍論文,榮登國際知名期刊《臨床醫學》(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是台灣首篇針對包皮槍的研究論文。(圖/截取自《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網站)


倘若選擇採用包皮槍的手術方式,顧芳瑜醫師建議,患者在術後3天之內盡量不要洗澡,以擦澡、洗頭為主,保持傷口乾燥以免影響傷口恢復,術後1周內可以多用手按壓傷口或冰敷,減少傷口出血,3天後可以開始洗澡,但不可直沖傷口處,洗完澡必須每天換藥,約2周左右傷口較穩定就可以不用再換藥,1個月內鋼釘會陸續脫落完畢,恢復期盡量減少碰撞、激烈運動,並遵照醫囑照顧傷口,若有特殊狀況,務必與主治醫師聯繫。


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手術方式,顧芳瑜醫師認為,手術需因應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來做選擇,應先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來決定適合的手術方式,但千萬不要忍著疼痛不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Garmin林孟垣副總整合智慧穿戴服務 打造健康生態圈
▸【影】窗簾除舊佈新!家有寶貝該怎麼挑? 設計師教你這樣選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