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全國精神疾病聯盟的數據,焦慮症是美國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之一,影響了4000萬18歲以上的成年人,焦慮症包括恐懼症、廣泛性焦慮和社交焦慮等。然而,所有焦慮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沒有威脅性的情況下持續、過度的恐懼或擔憂,而持續的緊張、擔憂和緊張感,皆會干擾日常生活。
焦慮症在疫情間增加2倍 6種食物可緩解症狀
根據Kaiser家庭基金會的一項研究,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焦慮和憂鬱的發生率增加了2倍,而且通常是同時發生的。《Healthline》的報導表示,第一線治療通常是藥物治療,但可以嘗試幾種自然療法來緩解焦慮,例如運動和呼吸等方式,通常會有所幫助。專家說,其實可以食用更多已被證明能緩解焦慮並增強大腦功能的食物,以下六種有科學依據的食品和飲料可以嘗試看看:
維生素D可減少焦慮及憂鬱症狀
1.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D,有助於調節鎮靜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專家表示,鮭魚中所含的脂肪酸、EPA和DHA與較低的焦慮感有關,這些脂肪酸透過減少發炎和預防焦慮症患者常見的腦細胞功能障礙發揮作用;而維生素D也被證明可有效減少焦慮和憂鬱症狀。
▲有研究發現,常引用洋甘菊茶的人,焦慮症狀減少許多。(圖/ingimage)
2.洋甘菊:根據《Healthline》的報導,洋甘菊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等特性,可能有助於降低與焦慮相關的發炎症狀;而且有幾項研究也發現,經常飲用洋甘菊茶的人的焦慮症狀顯著減少許多。
▲薑黃素可能會影響體內的血清素和多巴胺,這是控制情緒和行為的大腦化學物質。(圖/ingimage)
3.薑黃:據 WebMD的報導,薑黃的健康益處主要來自薑黃素,這是一種在其根莖中發現的化學物質。薑黃素可能會影響體內的血清素和多巴胺,這是控制情緒和行為的大腦化學物質;另外,薑黃素還可能對大腦中對壓力作出反應的部分產生有益的變化,並防止對腦細胞中產生能量的結構造成損害。
4.綠茶:綠茶含有L-茶氨酸,這種氨基酸被認為對大腦健康有積極影響,同時減少焦慮;另外,綠茶還含有表沒食子兒茶素或ECGC,是一種促進大腦健康的抗氧化劑。研究發現,L-茶氨酸和ECGC的組合可協同作用,能促進平靜和緩解除焦慮感。
▲優格中的益生菌可能會改善健康狀況,甚至包括心理健康。(圖/ingimage)
5.優格:根據多項研究顯示,優格中的益生菌可能會改善健康狀況,甚至包括心理健康。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患有焦慮症的人在食用富含益生菌的優格時,能夠更好地面對壓力的挑戰。
6.黑巧克力:黑巧克力中含有黃烷醇,有抗氧化劑的作用,可能有益於大腦功能並具有保護神經的作用。黃烷醇可以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流量,還能改善細胞信號通路。一項13626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與很少吃黑巧克力的人比起來,食用黑巧克力的人的憂鬱症狀比較低。不過因為巧克力的熱量很高,所以最好是適量食用,建議一次的份量大約1到1.5盎司。
編輯:陳郁茹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是「甲狀腺風暴」? 醫:一旦引發心臟衰竭恐致命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延伸閱讀
-
疫情下的你變憂鬱了嗎? 醫師:透過深呼吸放鬆身心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318從2020年開始,COVID-19這個名詞出現後,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都變了。這兩年的疫情,讓生活起了劇烈變化,工作、學業、休閒娛樂、經濟體系都面臨巨大重整。 -
只是青春期?孩子真正的情緒問題 超過半數父母難覺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396不少電影或動畫,都會討論到青春期的青少年,而有關情緒的困擾,也有部分影集提到。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在身心上會面臨極大挑戰,過去的父母僅要求孩子讀書,刻意忽略而造成部分長遠的不良狀況。 -
主婦焦慮疫情!吃飽就狂跑廁所 醫師:大腸激躁症引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478本土Omicron疫情升溫,兒童染疫衍發重症個案增加,許多家長憂心忡忡。近日,醫院內有出現緊張情緒的媽媽,因疫情很不安,常常腹痛,每天都要上廁所好幾次,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激躁症。 -
規律運動好處多! 這2類人比常人更可降低心血管風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568根據1篇今年3月發布於《Science Daily》的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進大腦激素,抵消壓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透過規律運動在心血管健康上所帶來的益處高出1倍。 -
疫情對Z世代造成巨大負面衝擊? 專家提出7大關鍵解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28COVID-19 疫情蔓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壓力的時期。除了對冠狀病毒的擔憂外,人們還不得不面對,疫情對健康、經濟、政治和社會動蕩帶來的負面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