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署表示,唯有「鱈形目」的魚種才能標示為「鱈魚」。(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無刺肉多、質地細緻,不少媽媽喜歡料理鱈魚,讓孩子開心食用,攝取優質蛋白質,此外,許多牛排館也販售鱈魚排,供顧客選擇,但你吃的真的是鱈魚、大比目魚,還是油魚?該如何分辨呢?
相關鱈魚產品眾多,到底哪些才是真的鱈魚呢?食藥署表示,唯有「鱈形目」的魚種才能標示為「鱈魚」,包括:大西洋鱈、大頭鱈(太平洋鱈)、格陵蘭鱈及黃線狹鱈等。
至於市售圓鱈(俗稱智利海鱸)、扁鱈(俗稱大比目魚)均不屬於「鱈形目」,業者應該標示通俗名稱或與魚種名稱併列標示,以利消費者正確選購。
再者,油魚也常被誤認為「鱈魚」,食藥署表示,油魚屬於帶鰆科魚類,常見熱帶和溫帶海洋,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含有人體無法分解吸收的「蠟酯」,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後,容易出現放油屁、解油便等腸胃不適症狀。
食藥署強調,雖然國內並未禁食油魚,但業者若以成本較低的油魚冒充高價「鱈魚」販售,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相關規定。
食藥署表示,民眾在購買鱈魚商品時,不容易從外型加以分辨,建議購買時,多留意產品標示,正確識別魚種,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更多NOW健康報導
▸生吃蔬菜保留更多營養素? 營養師告誡:這些不能生吃
▸兒童疫苗開打!解答家長的疑慮 網友議論5大QA全整理
延伸閱讀
-
「萬博黴素」抗生素主成分近下限! 回收1批約960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329食藥署今(4)日公布,由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抗生素「萬博黴素懸液用粉(安莫西林)」在持續性安定性試驗時發現主成分含量項目檢驗結果趨近規格下限,廠商主動通報後,啟動回收作業,回收數量共1批,近960瓶。 -
降血壓藥「血平佳錠」主成分含量不足 回收2批38萬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417食藥署在今(3)日宣布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血平佳錠」(SHPYNJA TABLETS "C.M.")因為設備變更後,未通過業者自訂的連續3批製程確效目標,產品品質有疑慮,需回收。 -
邊境查驗日本4產品不合格 連3批泡麵出包提高抽驗比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81今(2)日食藥署公布22項不合格產品,除了日本紅櫻桃以外,也有水蜜桃與美國的草莓等。這些農產品出現農藥超標或其他不合格,都被退運與銷毀。 -
食藥署通過6個月到4歲幼兒打BNT疫苗 周志浩曝訂購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6食藥署在今(1)日宣布上午通過幼兒BNT疫苗。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疾管署通過簽約採購,安排ACIP開會,聯絡廠商做到貨安排。 -
食藥署核准輝瑞BNT幼兒疫苗 適用6個月到4歲幼兒施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5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7月29日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同意核准Pfizer-BioNTech疫苗(BNT)適用於6個月至4歲兒童的主動免疫接種以預防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