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藥主要作用為提高胃酸的PH值,減低胃酸分泌,以及保護胃黏膜細胞,藉此減低胃酸對胃部的傷害。(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部分確診者都有便秘及腹瀉等症狀,藥師公會全聯會就將腸胃藥列為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6種常備藥物之一,藥師表示,長期服用胃藥是不會傷胃的,但應該找出病因,以免延誤治療。
藥師公會全聯會將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電解質補充劑、維生素B和C、腸胃用藥等藥物列為居家照護期間常備藥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仁銘表示,胃藥主要作用為提高胃酸的PH值,減低胃酸分泌,以及保護胃黏膜細胞,藉此減低胃酸對胃部的傷害。
很多民眾都有「胃藥吃太多,容易傷胃」等迷思,張仁銘解釋,胃藥有效保護胃酸對胃部的傷害,當然不至於刺激胃部,民眾如果依照醫師、藥師指示使用,就可以確保安全,達到治療效果。
張仁銘指出,腸道蠕動異常,最常引發便秘及腹瀉,確診者居家隔離期間,如果出現類似症狀,建議服用腸胃藥物來緩解不適症狀。若症狀持續,在解隔之後,應該至腸胃科門診,找出問題。
造成便秘跟腹瀉的原因眾多,例如:運動量不足,水份、纖維素攝取不足,都可能引發便秘。至於飲食不潔,或是手部清潔不確實,或是用藥副作用,則會造成腹瀉。
張仁銘強調,後續就醫治療,為重要的保健步驟,另需養成良好的飲食及清潔習慣、定期運動等健康生活習慣,再者,疫情期間應保持情緒平穩,有助於維持腸胃機能正常。
張仁銘說,腸胃藥物原本就是家庭醫藥箱中的常備品項,民眾應該注意其有效期限,如果過了有效期限,就不要服用。如果用藥之後,未能改善腸胃症狀,就應尋求腸胃科醫師協助,以免小病拖成大病,輕症拖成重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居隔期間毛寶貝怎麼如廁? 專家傳授居家訓練1次上手
▸全台每4人有1人高血脂 3大高危族群更應控制壞膽固醇
延伸閱讀
-
居隔期間毛寶貝怎麼如廁? 專家傳授居家訓練1次上手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1818染疫人數急增,輕症確診者、親密接觸者均需在家隔離,無法外出,此時,毛小孩不肯在家裡便便、尿尿,這該怎麼辦?新店動物之家訓犬師陳冠霖表示,飼主應先觀察毛寶貝排便習慣及時間,預定大小便之前,關在廁所內,順利如廁,就給小點心,作為鼓勵。 -
7日累計恐破50萬例! 亞東院長籲救急診量能別擠醫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58近期本例土病連日達到萬位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邀請亞東紀念醫院院長邱冠明出席記者會。邱冠明表示,醫院的急診壅塞問題嚴重,未來如迎接7日累計超過50萬確診者的時期,急診量能會排擠到非確診者對急診的需求。 -
「7+7」正式上路!輕症居家照護7天後 免PCR即解隔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85未來輕症居家照護的確診者,在家隔離的時間能再次縮短到「7+7」!因Omicron的特性為輕症且在大約7天後就不具傳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7日宣布從8日起採取「7+7」,確診者僅需從確診或採檢日算起,到7天後即可解隔。 -
何美鄉歸納Omicron確診常見11症狀 提供居家飲食建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06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連續單日破萬例確診,然而,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疫情尚未抵達巔峰,確診人數將持續增加。」目前防疫重點強調:簡化疫調、輕重症分流、即時分配藥物、接種疫苗。而民眾相當關心,萬一感染Omicron確診,出現何種症狀該就醫? -
輕症居家照護如何準備? 6大必備用品1張圖幫你搞清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86「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FB上為民眾整理居家照護的6大建議必備品,以及針對照顧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