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常常會心悸、頭暈?小心你可能是心房顫動患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陳志維醫師說明,「心房顫動」是跟老化十分相關的疾病,隨著年紀的增加,心房顫動發生的比率也會增加,若本身是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的患者,也會是心房顫動好發族群。
心房顫動除了會造成心悸、頭暈、喘、胸悶不適外,最可怕的是會造成中風風險大幅上升。因為心房顫動發生時,血液無法正常的移動,因而容易在心房產生血栓,當血栓被心臟血液打出去流到全身,便容易造成器官的栓塞,如果栓塞於腦部就是腦中風。
陳志維醫師指出,對於診斷心房顫動的患者,除了可以靠藥物控制外,微創的電燒手術是目前尋求改善心房顫動的新利器。除了心律的治療,臨床上還要考慮減少中風的風險,醫師會評估整體中風之風險度,並給予合適的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以避免產生中風,以免遺憾終身。
針對心血管保健議題,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共同舉辦健康公益講座活動,特別邀請到陳志維醫師於5月7日星期六下午,為民眾衛教演講「如何遠離『心房顫動』風險?心臟科醫師談心血管保健」主題。
健康公益講座活動當天除了陳志維醫師的專題演講,另外2場還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分享「眩暈、頭痛、手腳麻是腦中風前兆? 專家談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以及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主講「專業醫師教你 如何完勝耳鳴、眩暈、鼻病」。時間從下午1點至5點,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4樓)舉行。
如欲參加的民眾可至「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官網查詢相關訊息,可線上報名:https://reurl.cc/GoWvkd,或加入健康公益講座LINE@報名︰https://Line.me/R/ti/p/%40lvx6186r(可傳送欲參加者之姓名、電話、電子信箱、欲參加場次,Line小編線上報名,報名成功會Line回覆您);或撥打報名專線:(02)2391-5568轉報名組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活動報名頁面:https://healthmedia.com.tw/event_detail.php?id=40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延伸閱讀
-
心悸莫輕忽!慎防「心房顫動」 這可能是中風隱形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36常常心悸、胸悶、頭暈?小心這可能是中風的隱形殺手「心房顫動」,即便初期症狀輕微,甚至讓人無法察覺,但心房顫動所造成的危害卻是相當嚴重,包括心臟衰竭、中風、下肢血栓等,還可能會喪命。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7日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志維,與民眾分享如何遠離心房顫動的中風風險?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25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講座報名/腦中風有前兆? 神經醫學專家談預防與保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40中風常見的症狀是甚麼?如何預防,遠離中風的危險因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蔡睿蘋將於5月7日星期六下午,受邀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為現場民眾分享「眩暈、頭痛、手腳麻是腦中風前兆?專家談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 -
不到40就中風! 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什麼是心房顫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67李政鴻醫師提醒,心房顫動雖然是心臟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併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 -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520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