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日流感疫苗缺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也不時有醫師呼籲,切勿輕忽流感的嚴重性,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肺炎、腦炎或心肌炎等併發症,攸關性命安全。對此,牙醫師也有話要說,除了疾病會危害健康,牙齒是守護身體健康第1道防線,因此民眾平時應注意自身牙齒健康,每半年洗牙1次,也檢查是否有蛀牙、牙周病等問題。
牙醫師徐慶雲表示,看牙醫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大夢魘,光是躺在看診檯上,就有一股恐懼感油然而生,因此許多患者往往拖到牙痛齒搖,才肯硬著頭皮來看牙,多半為時已晚,甚至須整顆牙拔除治療。
一般而言,醫師不會輕易拔除病人的牙齒,除非患者牙齒斷裂至牙齦下,蛀牙嚴重到整顆斷裂,或是嚴重牙周病等情況,才會幫病患拔牙。傳統拯救缺牙的方式是將兩側鄰牙磨小,做一組假牙橋,但必須犧牲2顆健康的牙齒,非常可惜。
若不想犧牲健康牙齒,還有「植牙」的方式可供選擇。徐慶雲指出,門診中的植牙患者,多數是有牙周病的老年人,牙周病往往導致缺牙,且細菌會侵蝕齒槽骨,但並非每顆牙床骨都適合植牙,因此需仰賴醫師專業及儀器檢查,找出骨頭條件適合的位置植牙。植牙的發展已有50年歷史,如今植體的相容性、穩固性都很好,骨質條件不佳的患者,可利用補骨將齒槽骨整合好,地基穩固後便可安心植牙。根據門診經驗,只要做好口腔清潔、定期回診、不啃咬硬物,植牙壽命平均可達20年。
徐慶雲強調,植牙前的補骨技術以及植體品質,是影響植牙效期的2大關鍵,應慎選牙醫師和大廠牌的植體,較安全可靠。醫師曾收治1名40多歲男性患者,先前於別處植牙,沒想到一段時間後,竟發生植體鬆脫、掉落的情形,安排患者重新補骨、植牙,目前使用狀況良好。此外,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術前務必與自身醫師溝通,曾遇過患者第1次植牙情況正常,第2次卻在植牙過程中發生流血不止的現象,原來是其心血管醫師有調整藥物,才會較難止血。
徐慶雲提醒,平時應定期檢查牙齒,擁有健康牙齒才能攝取均衡營養,對抗流行傳染病。植牙後仍應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因口腔內會滋生細菌,雖然植體不會蛀牙,但仍可能造成牙齦發炎,影響植體的穩固性,故飲食後仍要好好刷牙,並定期回診檢視植牙狀況。
更多NOW健康報導
▸2021隆鼻美學新趨勢 符合這些條件才是漂亮美鼻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相關部落格
-
門牙縫大疫情期間戴口罩遮掩? 牙醫師:拖愈久代價高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572收治這名輕熟女的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患者原本牙齒排列還算整齊,但1、2年過去後,發現自己的門牙牙縫越來越大,原以為是牙周病導致,但經由牙醫師診斷後,發現造成牙縫變大的主因,竟然是後牙的缺牙問題。進一步了解,患者先前有1個小臼齒缺牙,但害怕植牙手術會很痛,又不想磨掉前後2顆正常牙齒做牙橋,因此一直拖延缺牙問題,沒想到此舉造成前排牙齒如骨牌效應般,一直往後倒,導致門牙縫日漸變大。 -
父親節大餐美食當前 老爸無「牙」消受徒傷悲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585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每年從母親節一直到父親節前後,常會有子女帶著父母來門診看牙,其實也是孝親的方式之一。由於許多長輩平時沒有做好牙齒清潔,日積月累形成牙周病,或者有蛀牙卻因害怕看牙醫而拖延,最後導致缺牙,這些情況都是造成老人家牙口不好的主因。長輩一旦有缺牙,咀嚼就會出現問題,因此變得不愛進食、沒食慾,進而營養不均衡,如此惡性循環,就會影響長輩健康,因此顧好父母的牙齒,也等於照顧父母身體。 -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84牙周病是因為積聚在牙齦邊緣的牙菌膜分泌毒素,導致牙周組織發炎所引起的破壞性疾病,它的侵蝕範圍可包含牙齦、牙周、牙周膜、牙周韌帶及牙槽骨等組織,臨床上統稱為牙周病。徐慶雲醫師指出,上述個案主要是因本身潔牙習慣不良,加上長年旅居國外,礙於牙科費用過高,所以多年來就算牙齒再怎麼不舒服,也不願到牙科接受治療。 -
缺牙不補咀嚼與咬合都受影響 醫:後遺症還不只這些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37收治該名男性工程師的牙醫師徐慶雲表示,病患看診時主訴2年前最末顆大臼齒因蛀牙過深被拔掉,無法採用牙橋方式填補,又對看牙有恐懼,索性空著缺牙不理會。卻不知長期缺牙加上慣用同一邊牙齒咀嚼,合併工作壓力大晚上睡覺有磨牙習慣,使得牙齒的咬合面已經被磨得平坦,咬合受力也處於超載的狀態。 -
美齒貼片結合3D列印技術 幫你找回亮白自信笑容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784牙齒美白的方式琳瑯滿目,除自行DIY、居家美白之外,醫療院所則有噴砂美白、雷射美白及冷光美白等療程。擁有逾15年美齒貼片豐富經驗的牙醫師徐慶雲分析,噴砂美白以噴砂處理機移除牙齒表面色素沉澱,只能恢復原有牙齒顏色,但無法讓牙齒變白;雷射美白是利用二極體雷射的特殊波長,強化美白藥劑過氧化氫的漂白作用,照射牙齒表面30至60分鐘,來改善牙齒顏色;冷光美白則是利用高濃度過氧化氫的美白劑,加上LED藍光照射,進行氧化還原作用,達到快速美白的效果,療程後的牙齒敏感較輕微,一般人較能接受。
延伸閱讀
-
門牙縫大疫情期間戴口罩遮掩? 牙醫師:拖愈久代價高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572收治這名輕熟女的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患者原本牙齒排列還算整齊,但1、2年過去後,發現自己的門牙牙縫越來越大,原以為是牙周病導致,但經由牙醫師診斷後,發現造成牙縫變大的主因,竟然是後牙的缺牙問題。進一步了解,患者先前有1個小臼齒缺牙,但害怕植牙手術會很痛,又不想磨掉前後2顆正常牙齒做牙橋,因此一直拖延缺牙問題,沒想到此舉造成前排牙齒如骨牌效應般,一直往後倒,導致門牙縫日漸變大。 -
前立委李俊毅上顎牙根爛釀鼻竇炎 植牙後鼻病不藥而癒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541前立法委員李俊毅就是這樣的例子,曾因為右側上顎小臼齒旁冒出膿包並感覺悶痛而就診,該牙齒20多年前已抽過神經、做過根管治療,牙醫師吳碧礽研判,膿包反覆冒出恐源自細菌滋生或牙根斷裂造成的發炎現象,加上他又有抽菸習慣,於是建議將壞牙拔除,進行積極治療。 -
長輩也想好好吃頓年夜飯 數位All on 4全口重建可實現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823All on 4是以造橋的力學設計原理,將力量平均分布支撐整排牙齒,傳統全口植牙需要至少10根人工牙根,相較之下All on 4只需要4根人工牙根,即可固定整排全瓷假牙,且手術時間短,當天可完成,且傷口小又少、復原快,費用較全口人工植牙便宜,使用壽命也長。 -
資深媒體人鄭佩芬 矯正植牙後讓她再度擁有健康好牙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645資深媒體人鄭佩芬就曾遇過類似的問題,眼尖的觀眾可能發現,鄭佩芬過去在電視螢光幕前談論時事政治話題時,因為前牙交叉咬合很不上相,而她後牙區則因缺牙過久導致上下牙齒過度挺出,也造成缺牙的兩旁鄰接牙齒歪倒傾斜,而無法立即進行植牙。 -
數位All on 4拯救大範圍缺牙 牙醫師也推薦給無牙老爸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635劉東翰醫師指出,All on 4主要是解決大範圍缺牙的情況,若是缺5顆牙以內,基本上應先考慮其他補救方式。根據臨床經驗,缺牙患者常伴隨牙周病或嚴重蛀牙,齒槽骨及牙肉的缺損也相對嚴重,像許多老人家的嘴巴看起來凹陷,就是因為齒槽骨已嚴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