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打噴嚏可以幫助鼻、肺部等呼吸系統排出有害物質,但因為鼻過敏而噴嚏打不停,反而代表健康亮起紅燈。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空氣品質差、潮溼、秋冬換季都可能導致鼻過敏症狀大爆發,因此對於鼻過敏患者來說,1年4季都危機四伏,提醒有鼻過敏體質的民眾,應及早尋求治標且治本的方法,根除鼻過敏問題才能享有良好生活品質。
台灣空氣品質每況愈下,頻頻紫爆,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發現,台灣PM2.5近6成來自於交通、工業排放,境外霾害約占3成,剩下1成由自然界產生,每逢秋冬時節正是台灣空氣品質不佳、空汙亮紅燈的高峰期。不僅戶外空氣毒,室內也要注意。室內空氣汙染源包含苯、甲醛、氨等,容易刺激呼吸道,引發過敏性鼻炎、氣喘症狀、肺部的纖維化病變,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及健康生活品質。
李宏信指出,室內空氣汙染導致呼吸道不適、噴嚏不止、喉嚨痛、咳嗽等症狀,一般只要室內禁菸,讓環境通風、種植及擺設植物,大多可有效改善。但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則需要下更多功夫,進一步去除室內塵蟎、舊棉絮、黴菌、蟑螂、寵物毛髮等過敏原刺激物,才能解決問題。
空氣品質差引起症狀大爆發,是所有鼻過敏患者的惡夢。許多患者為求緊急緩解症狀,多透過服藥控制,抗組織胺及噴劑等藥物。不過這類藥物潛藏危險,若服用頻率高,易造成鼻黏膜長期受刺激、黏膜纖維化等不可逆病變,最後形成藥物依賴,停藥反而更易復發。
李宏信表示,鼻過敏治療雖多以藥物為主,但務必遵從醫囑服藥。若服藥無效則可考慮開刀治療。目前有開刀、電燒、雷射及微創手術等方式可選擇,不過僅對一般鼻炎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對嚴重鼻過敏患者效果不彰,因鼻過敏的主因是鼻黏膜內神經過度發達引起,所以這類患者可考慮接受鼻過敏神經截除手術,才有機會痊癒。
李宏信進一步說明,過去傳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的手術有傷口較深,出血機率較高等缺點,不僅風險較大,也不易進行,現今早已逐漸被淘汰。現今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採用低溫熱透電波射頻將鼻腔內過多且發達的神經截除,在門診局部麻醉下進行,約半小時即可完成,不僅傷口微小不易出血且隱藏在鼻內,也不會破壞鼻黏膜。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表示,在日常保養方面,民眾也可多攝取抗過敏食物,改善過敏體質,例如:薏仁、金針、馬鈴薯、香菇、木耳、高麗菜、菠菜、胡蘿蔔、豬腸、排骨。此外,性質寒涼食物如白蘿蔔、冬瓜、白菜、西瓜、椰子、油炸食品等,建議有過敏體質的民眾還是少碰為妙。
相關部落格
-
耳鳴患者隨老年人口增加快速成長 放任不理只會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45台灣人口快速老化,耳鳴也是老化現象之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耳鳴的原因多半與生理機能退化有關,包括: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老化因素,都可能引發耳鳴,因老年人口增加,耳鳴的人數也呈現快速成長,若長期耳鳴卻放任不理,還會產生重聽及眩暈的併發症。 -
網路盜用名醫肖像賣耳鳴藥 李宏信:治好耳鳴沒有仙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18網路上假訊息充斥,連資深專科名醫也受害。日前在知名社交軟體臉書上,竟有不肖藥商盜用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的照片,並加以變造,添加「快速治療耳鳴」、「新研究證實有效」等字句混淆視聽,企圖誤導大眾相信李醫師為新藥功效代言背書。這則臉書訊息已遭到不少網友檢舉,經查證為照片盜用事件。受害當事人李宏信醫師得知後無奈搖頭表示,網路詐騙防不慎防,民眾要張大眼睛,切勿聽信受騙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 -
《孤味》監製徐若瑄傳耳鳴眩暈 疑壓力大、睡眠少所致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500一般而言,眩暈症患者在症狀發作時,會感到天旋地轉、走路不穩,感覺眼前所有景象都在旋轉,且可能伴隨噁心、想吐等症狀,常見的原因有原發性眩暈,如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發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及梅尼爾氏症。此外,還有因為焦慮、憂鬱或氣溫劇烈變化引起的心律不整與眩暈,以及因為視覺異常、腦部或頸部病變所引起的中樞性眩暈,這種通常是最嚴重且治療上較棘手的病症。 -
鼻過敏影響孩子成績? 這些過敏症狀讓專注力無法集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90由於鼻過敏一旦發作,很難在一時半刻緩解,於是阿謙與父母討論後,決定透過手術改善,減少對生活的困擾。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過敏已成為現代文明病,許多孩子天生就有過敏體質,每當天氣變化大或是空汙嚴重時,就會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就診,主訴孩子半夜經常因鼻塞睡不好、上課沒精神,且不斷流鼻水、擤鼻涕,頭昏腦脹,無法專心於課業。 -
中樞性眩暈vs.末梢性眩暈 平平都是眩暈有何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74李宏信說明,眩暈的成因大抵可分為2大類,一為中樞性眩暈,成因多半與腦部疾病有關;二為末梢性眩暈,此類眩暈則多半由內耳病症所引起。在臨床上,前者多為漸進與持續性的發作,且較少激烈性的天旋地轉;後者的發作型態則多為突發性或漸進性,發作時症狀也較劇烈。
延伸閱讀
-
別小看喉嚨發炎疼痛 病程持續好幾天趕緊就醫卡實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286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柯皓允醫師指出,喉嚨是呼吸道、消化道對外的通道,在呼吸、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接觸到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若遭到感染便會出現喉嚨發炎、腫脹、疼痛。其中,感冒是喉嚨痛最常見的原因,以病毒感染為主。過於勞累、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狀況,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
耳鳴患者隨老年人口增加快速成長 放任不理只會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45台灣人口快速老化,耳鳴也是老化現象之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耳鳴的原因多半與生理機能退化有關,包括: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老化因素,都可能引發耳鳴,因老年人口增加,耳鳴的人數也呈現快速成長,若長期耳鳴卻放任不理,還會產生重聽及眩暈的併發症。 -
鼻過敏釀鼻竇炎膿液充滿眼窩 確診蜂窩性組織炎險失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29台北慈濟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表示,眼窩蜂窩性組織炎最嚴重,很可能是細菌跑到腦部,導致海綿竇感染傷害到視神經,更有失明風險。但如果同楊同學一般,鼻子過敏患者經常鼻塞流鼻水,鼻腔內部腫脹,不太容易區分是鼻竇炎或僅是鼻過敏,如果不能適時妥善獲得治療,病況就有可能越來越嚴重。 -
網路盜用名醫肖像賣耳鳴藥 李宏信:治好耳鳴沒有仙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18網路上假訊息充斥,連資深專科名醫也受害。日前在知名社交軟體臉書上,竟有不肖藥商盜用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的照片,並加以變造,添加「快速治療耳鳴」、「新研究證實有效」等字句混淆視聽,企圖誤導大眾相信李醫師為新藥功效代言背書。這則臉書訊息已遭到不少網友檢舉,經查證為照片盜用事件。受害當事人李宏信醫師得知後無奈搖頭表示,網路詐騙防不慎防,民眾要張大眼睛,切勿聽信受騙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 -
《孤味》監製徐若瑄傳耳鳴眩暈 疑壓力大、睡眠少所致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500一般而言,眩暈症患者在症狀發作時,會感到天旋地轉、走路不穩,感覺眼前所有景象都在旋轉,且可能伴隨噁心、想吐等症狀,常見的原因有原發性眩暈,如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發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及梅尼爾氏症。此外,還有因為焦慮、憂鬱或氣溫劇烈變化引起的心律不整與眩暈,以及因為視覺異常、腦部或頸部病變所引起的中樞性眩暈,這種通常是最嚴重且治療上較棘手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