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O將新冠肺炎正名為COVID-19。(圖/NOW健康製作)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速度之快,超乎許多專家預期,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連續兩天在日內瓦召開全球專家論壇,邀請全球4百多名專家討論防疫重點。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將新冠肺炎病毒正名為COVID-19,各國應將它視為「頭號公敵」。
譚德塞解釋了新名稱COVID-19的由來,由代表冠狀(corona)的CO、代表病毒(virus)的VI和代表疾病(disease)的D組成,19則代表2019年。
外界報導,世衛組織表示,根據聯合國組織準則,在幫新疾病命名時,必須找到一個不代表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的名稱,並且該名稱也得很明顯和疾病有關。
譚德賽指出,疾病名稱很重要,可以防止使用其他可能不準確或帶有汙名化的名稱,它還為我們提供了命名標準格式,可用於將來可能出現的任何冠狀病毒。
至於防疫重點,在於開發疫苗與藥物。世衛組織預估,第1批疫苗可望在18個月之內研發成功,在實際運用上,建議各國做好長期準備。目前許多國家積極開發疫苗,英國已有團隊著手動物實驗,利用老鼠來測試疫苗效果。
先前譚德塞對於疫情預估相對樂觀,近來態度則謹慎沉重,他指出,最近陸續出現一些沒有中國旅遊史、卻向外傳播的案例,值得關注。
他說,COVID-19病毒在全球引發的政治經濟文化動盪,威力更勝過恐怖主義,各國務必積極對抗疫情,將這項病毒視為頭號公敵,以避免付出更高代價。
有關武漢肺炎之正式疾病名稱,為與WHO公布之國際資訊接軌,並使民眾方便理解,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所引起之肺炎正式稱呼為「COVID-19」,簡稱為「武漢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2月12日起,將據以發布疫情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
-
20多歲本國籍男性 波蘭就學回台自費採檢確診接觸2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50今(2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境外疑入確定病例(第956例),由波蘭入境完成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自費採檢確診,Ct值31、IgG抗體陽性,2名接觸者居家隔離。 -
新增3名新冠境外移入 分別由英國、越南、菲律賓入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80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3例新冠境外移入,分別自英國(第953例)、越南(第954例)、菲律賓(第955例)入境,1人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2人完成檢疫自費採檢確診,國內新冠患者累計954例。 -
指揮中心:COVAX通知晚幾天 參賽奧運列入優先施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75外電報導,2月25日COVAX平台首批發配牛津AZ疫苗,已經抵達西非迦納,共有60萬劑,台灣雖然曾外傳2月底能有「取貨通知」,但即將3月仍然沒有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我們沒有別人也沒有;另外,指揮中心也重新排序新冠疫苗施打優先順序,納入可能將出賽東奧的運動選手。 -
3月起居家隔離須1人1戶 有老人小孩開放1名照顧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8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考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為提升我國社區防疫安全,自3月1日起,匡列居家隔離民眾,也將採取「1人1戶」原則,但考慮未成年與照顧需求,可開放1名照顧者。 -
部桃群聚誤判變異病毒擴散力 居家隔離將限定1人1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83部立桃園醫院群聚發生,一度讓許多人再度陷入台灣新冠防線崩潰恐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事發44天共計21人確診,最主要原因在於對加州變異病毒擴散能力誤判,導致接觸者匡列速度不夠,指揮中心決定將加強醫院分艙分流,接觸者匡列也將更寬鬆,鼓勵使用手機APP紀錄接觸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