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季節交替之時,除了空氣中溫度與溼度的變化,容易導致鼻過敏患者症狀加劇,就連吃的東西也要特別留意,尤其是寒涼性食材,過敏體質更是碰不得。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到,誘發鼻過敏的原因很多,一旦發作起來,患者苦不堪言,多數時候無法得知確切過敏源,因此如能事先避開常見誘發過敏的因子,就可減低鼻塞、噴嚏連連之苦。
過敏成因百百種,除了遺傳、空氣品質、溼度、塵蟎、動物毛屑外,性質偏寒涼的食材、水果,如西瓜、哈密瓜、柳丁、香蕉、橘子、鳳梨、梨子等也不宜吃多。鼻過敏並非感冒,主要是因為鼻腔內神經過於發達,比正常人更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過度免疫反應。鼻過敏患者只要受到些微刺激或氣溫變化,處於高度敏感的鼻黏膜就會充血腫大,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等類似感冒的過敏反應。
李宏信解釋,對於鼻過敏的治療,輕則服藥控制,抗組織胺及噴劑是常見的緩解藥物,若服用頻率高,應當心造成鼻黏膜長期受到刺激與黏膜纖維化的不可逆病變,恐加重藥物依賴或劑量,停藥時就更容易復發,防不勝防,困擾很多人,特別易發於學生影響課業令家長堪憂。鼻過敏治療多以藥物為主,服藥無效則可考慮開刀治療。但開刀、電燒、雷射及微創手術等僅對一般鼻炎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對嚴重鼻過敏者效果不彰,因此醫界開發鼻過敏神經截除手術,是可考慮的新方法。
李宏信進一步指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採用新技術將鼻腔內過多且發達的神經截除,取代以往傳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的手術傷口較深,出血機率較高等缺點,不僅風險較大,傷口也深且不易進行,現今早已逐漸被淘汰。
目前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非常精緻的手術,透過電波射頻低溫熱透的方法,以特製雷管探頭進入鼻腔深處後端側上方將神經截除,在門診局部麻醉下進行,約半小時即可完成。傷口微小不易出血且隱藏在鼻內,不會破壞鼻黏膜也不易流血,術後可立即回到正常生活。根據臨床統計,術後患者可改善7至9成的鼻過敏症狀,即原先打噴嚏10次降低至2到3次,其他症狀雷同,患者滿意度相當高由於不易復發而深受肯定。
為鼻過敏所苦的民眾身體保健尤其重要,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建議,除了平時做好口鼻防護,也可透過多運動養成強健體質,有助於預防過敏再度被誘發。日常生活也應注意飲食內容與環境清潔,少食冰品冷飲,或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合,以減少呼吸道受感染的機率。
相關部落格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77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93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 -
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13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85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眩暈有2種!這種屬現代文明病 看iMax電影也可能誘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11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大類型,約9成以上的患者為內耳前庭不平衡引起的周邊性眩暈,也可簡稱內耳型,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部前庭及三半規管之神經發炎或梅尼爾氏症;中樞型眩暈通常是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引起,治療較為棘手。
延伸閱讀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6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方向錯了當心戳進腦袋! 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快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22近來不少人都有用家用快篩的需求,包含居家隔離者或是檢疫者,也需要用家用快篩。戳鼻子成為人人的日常,但是你真的「戳」對了嗎?小兒科陳木榮醫師在FB分享正確的快篩方式,如果走錯方向就戳進腦袋了! -
感染Omicron與感冒如何分辨? 醫師:咳嗽的咳法不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78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 -
鼻子也會發霉!一直聞到怪味道 就醫檢查竟拉出黴菌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06長安醫院耳鼻喉科林恆甫醫師表示,引起鼻部異味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黴菌或細菌感染、鼻黏膜病變、萎縮性鼻炎、鼻內異物,甚至是鼻咽癌等,可由鼻內視鏡、鼻竇X光片或是電腦斷層掃描來做鑑別診斷。若長期反覆的鼻竇炎未經妥善的治療,還可能影響周圍的器官:例如壓迫眼眶周圍造成眼周感染及複視;或者往上進入顱內感染造成意識改變等神經學的症狀。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93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