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前準備5小抄 關鍵3問題助醫病溝通

3367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
醫病溝通
▲有些民眾就診時會不知道該跟醫師說什麼,或不擅表達身體不適症狀,建議就醫前可事先準備小抄,掌握「醫病3通—說得通、問得通、心意通」小技巧,促進醫病溝通。(圖/ingimage)

不少民眾就醫時,常因緊張或困惑而「腦筋一片空白」,不確定到底要跟醫生說什麼,也不確定醫師為什麼不安排檢查、手術前該問清楚哪些問題等。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以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外科醫師許文章,整理出「醫病3通—說得通、問得通、心意通」小技巧,協助醫病溝通更順暢。

有些民眾就診時會不知道該跟醫師說什麼,或不擅表達身體不適症狀(如高齡者或幼童),建議就醫前可事先準備小抄,掌握5項重點:(一)哪裡不舒服:症狀和部位;(二)不舒服症狀有多久;(三)症狀在什麼情況會變嚴重或減輕;(四)症狀是否有變化;(五)過去病史、過敏史等。建議最好由1位熟知病況的「關鍵家屬」陪同,有助醫師更快了解病人情況,前往不同院所就醫時,也建議攜帶過往就醫資料,如門診紀錄、病歷摘要、檢查報告等,幫助醫師診斷參考。

在討論治療方式時,大多數的醫師都希望病人問問題或表達想法,這樣才能針對不了解的地方進一步溝通,讓病人安心,但許多患者常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問起,或是不曉得如何把資訊帶回家與家人討論,面對這種情況,建議民眾至少問3個問題:(一)治療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二)不做會怎麼樣?(三)有沒有其他的治療選擇?以利了解各種療程的優缺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時候醫師不見得會馬上告知診斷結果,或是立刻安排特定檢查,這可能會與民眾的期待不同,有些病人甚至急著換醫師。事實上,從問診到確診需經過一定歷程,洪惠風以「喘」的症狀為例,導致「喘」的可能病因極多,醫師會先透過問診和理學檢查(視診、聽診、觸診)把可能病因範圍縮小,有初步診斷方向後,再視狀況選擇適當的檢查證實或排除猜測,當症狀不明確或資訊不足時,醫師可能要花更多時間觀察病況才能正確診斷。另外,許多檢查也具有風險,民眾可試著理解醫師的考量,對診斷治療才有最大的幫助。

藥害救濟基金會建議民眾多加善用「醫病3通—說得通、問得通、心意通」小技巧,把心中的疑惑、期待跟醫師問清楚講明白,讓醫病溝通順暢,避免誤解,才能讓治療更順利。想知道更多有關「醫病3通」小技巧,可瀏覽藥害救濟基金會官網www.tdrf.org.tw或洽詢醫病溝通關懷諮詢專線:(02)2351-0740。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