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檳榔是導致口腔癌高危險因子,過去有吃檳榔習慣者多為40、5 0歲的中老年人,不過,有醫師觀察發現,20歲上下年輕族群吃檳榔者有增加的趨勢,不少人到了中年、還要負擔家計時卻發現罹患口腔癌,導致家庭陷入困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主任陳立愷表示,年輕人吃檳榔族群多半是18歲飆車族,因為覺得嚼檳榔很酷、或欲藉吃檳榔提神、保暖,殊不知年少無知養成的習慣會造成日後罹癌惡夢。
陳立愷進一步表示,過去許多人會認為吃檳榔要長期、大量才會導致口腔癌發生,不過臨床上卻有一位19歲的病患,吃了6個月的檳榔後就產生張口困難等症狀,經檢查確定口腔黏膜變白,是口腔癌前期的病變症狀。
一位年約30多歲的口腔癌患者林先生昨日現身說法,林先生表示,他15歲就開始吃檳榔,吃了十多年,常有醫生建議他要戒檳榔否則會得癌症,但他都「鐵齒」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4個月前被檢查出是口腔癌第二期,人生頓時變黑白,現在手術後生活大受影響,讓他悔不當初。
三軍總醫院口腔外科主任夏毅然表示,檳榔是導致口腔癌危險因子,但究竟要吃多少、吃多久才會得病,完全因人而異,有人吃幾次卻在多年後發病,也有人吃了30多年完全無異狀。
夏毅然指出,檳榔對口腔的破壞性是永久的,吃過就產生破壞,體質差者就誘發罹患口腔癌,根據研究,開始吃檳榔後的10年到30年間是發病的高危險期。
夏毅然表示,罹患口腔癌許多人的一生也因此完全改變,因為手術過後通常會讓人的外型歪曲變形,人生也跟著變調,他建議中央應認真思考如何進行積極的防治,例如在檳榔外盒上加註警語,或將口腔癌患者手術局部照片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