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基酸 對精神分裂症有療效

581
【楊淑芬/台南報導】

  胺基酸欠缺,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病因,成功大學醫院精神科團隊正進行臨床試驗,希望找出更安全的天然物,以治療精神疾病。

  成醫精神科醫師藍先元指出,台灣精神疾病向來備受忽視,患者諱疾忌醫,精神患者平均出現症狀3年後,才開始治療,不僅延誤就醫,整體醫療費用佔的比例也最小。

  他說,過去精神病藥物副作用很大,會有嗜睡、動作遲緩、顫抖、僵硬、或肥胖、糖尿病、血脂肪與膽固醇上升等副作用,而且經常必須終生服用,病人抗拒性高。

  最近,日本與美國學者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NMDA神經傳遞相關的胺基酸含量,比一般人較低,成大團隊進行的臨床試驗中,初步發現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若合併這些胺基酸,比抗精神病藥物加上安慰劑療效較佳。

  臨床試驗也支持精神分裂症除以往的多巴胺假說外,NMDA功能不足亦扮演重要角色,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與未來可能的治療上,均有重要貢獻,這分研究報告刊登於精神醫學學術期刊「一般精神醫學檔案雜誌」(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

  此外,他提醒精神病患者,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也建議衛生單位應該進行早期偵測與預防,針對高危險群如患者的青春期或年輕成年期子女或兄弟姐妹,進行早期篩檢,可以延後精神分裂症的發病與癒後效果。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