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醫院成企業搖錢樹! 醫改會籲衛福部嚴管

3185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醫院應嚴管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呼籲修正《醫療法》,由政府指派常駐的公益檢查人,監督各家醫院的經營管理。

財團法人醫院淪為財團賺錢工具?醫改會分析國內五大企業型財團法人醫院,回溯近三年財報及引用衛福部財報審查委員意見,發現財團法人醫院亂象叢生,原因為關係人交易繁如「白色蜘蛛網」,難以稽核,再者董監事會治理淪「黑色橡皮章」,經常失靈。

醫改會呼籲政府再修《醫療法》,由政府指派常駐的公益監察人,票選基層員工及社區代表入董事會,以破除醫院經營亂象。

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強調,現行醫療法中已詳細規範,全台69家財團法人醫院每年報,須經會計師審核簽證,醫管及會計等財報審查委員審核後,公告在衛福部網頁,資訊透明公開,且每3至4年應接受實地查核,足以達到監督作用。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表示,財團法人設立醫院已享抵稅優惠,醫院應屬社會資產。但由於醫療法規鬆散,醫院被財團當做財產實質掌控,或作為集團事業投資經營籌碼。

劉梅君指出,某家「企業型」醫院40年前由企業捐助1000萬元成立,至今累計資產超過100億元,進一步發現,其中是向原捐助財團借貸33.6億,佔據總資產33.1%。另有醫院一年就需支付關係人3.4億作為房租、利息或外包之用,流入該財團口袋。還有醫院每年捐出上億元給相關醫學院,讓醫院帳面由盈轉虧,有利益輸送之嫌。

財團法人醫院董監事會是唯一監督機制,結果卻出現董事、監察人長期由同批人馬擔任,董事長全權處理決策,董事出租建物及土地給醫院來牟利,以及變相形成財團自家醫院等問題,導致董監事會淪為「黑色橡皮章」。

劉梅君呼籲,唯有仿照教育部管理私校掏空的稽核機制,修法擴大增列票選基層員工代表、社區或病友代表參與董事會、政府指派常駐公益監察人,才能有效遏止亂象。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