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發現Parp1基因 培育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1979
【NOW健康 陳佩言/台北報導】
研究
▲但山中教授所使用的c-myc基因,本身為癌症基因,有引發癌化與腫瘤發生的疑慮,應用範圍受限(圖/ingimage)

 陽明大學藥理所,台北榮總教研部邱士華教授研究團隊,花費二年時間比對,找出幹細胞分化的關鍵基因「Parp1」,取代可能引發癌化與腫瘤發生的的c-myc基因,並成功培養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未來只要取得病人的細胞,就可以客製患者專屬的幹細胞,開發個人化藥物。

 邱士華表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原本是日本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教授的發明,針對正常細胞送入特定的基因,使它具有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特性及功能。但山中教授所使用的c-myc基因,本身為癌症基因,有引發癌化與腫瘤發生的疑慮,應用範圍受限

 北榮研究團隊利用高機密質譜儀,找出Parp1基因,一樣可以達到c-myc基因的效果,卻沒有癌化問題。這項重大發現已獲得山中教授的高度肯定,該技術已申請多國專利。

 邱士華說明,iPSC具有分化成各式細胞的「多功能分化」能力,並可以分化成為帶有特定疾病基因,且具有病徵表型的細胞,可用來探討各種遺傳性疾的致病機轉以及新藥研發。只要取得病人的細胞,就可以客製患者專屬的個人化iPSC,進而開發個人化藥物,直接供臨床前期使用。

 邱士華表示,目前研究團隊已成功以iPSC,成功分化形成視網膜遺傳性疾病患者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以及心臟病患者的心肌細胞,並藉此進行個人藥物篩選,目前已發現包括維生素C、薑黃素等成分,可開發為治療視網膜遺傳性疾病的新藥。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