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輝伯裝13支架?!新一代塗藥支架安全性提升

2183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秋冬護心33!黃建銘主任(左) 江福田理事長(中) 黃瑞仁秘書長(右)。 
  台灣每年有一萬五千多人死於心臟病,名列國人死因第二,目前冠心症主要有三種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經心導管的氣球擴張或血管支架手術介入性治療,以及外科繞道手術等。提到裝血管支架,最有名的就是阿輝伯,根據了解他的體內已裝了13支血管支架。而2003年上市的藥物支架是利用心臟導管深入心臟的冠狀動脈,於血管堵塞的位置植入會釋放藥物的金屬支架,由於侵入性低、便利,而被廣泛採用,根據健保局統計,97年有1萬5千多名心血管病患採取支架治療方式。

  中壯年患有心臟病有增加趨勢,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秒殺駭客」,包括歌手馬兆駿、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前中油董事長陳朝威、阿扁好友吳文清等,都是在數十秒內失去性命。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教授江福田表示,96年國人因缺血性心臟病及急性心肌梗塞死亡者共有10,067人,佔心臟病死亡總人數的77.4%,比例甚高。秋冬季節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門診已發現近日猝死案例頻傳,尤其抽菸、熬夜加上不正常飲食的中壯年族群,更是冠心症的高危險群,為避免憾事發生,醫師提醒要預防重於治療。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也針對目前普遍採用的支架治療方式,提出「三指標、三評估」建議,並公布根據美國「介入性心血管醫學年會」最新研究結果,新一代鈷鉻合金支架較舊型支架安全有效,使手術後的晚期血栓率減少了八成,而因血管再狹窄導致缺血而重新手術的比率也減少近五成,在安全性與效果上有大幅進步。此外,支架科技日新月異,以聚乳酸可分解塑料研發的「人體可吸收支架」,預計最快2012可上市。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指出,血管支架的創新研發日新月異,過去植入傳統金屬支架的病患,約有20%在 3至6個月後會出現血管內膜增生、支架內再狹窄,需再次心導管手術的問題;塗藥支架出現後,雖然改善了血管再狹窄問題,卻有晚期血管栓塞的疑慮;不過新一代鈷鉻合金塗藥支架,在安全性與有效性上都有大幅改善。

  黃瑞仁指出,今年九月在美國舉辦的「介入性心血管醫學年會」(TCT),發表了一項共計3690人參與的研究報告,其中三分之二使用新一代鈷鉻合金塗藥支架,三分之一使用舊型塗藥支架,結果發現,新一代塗藥支架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只有4.2%,比舊支架減少了39%,其中包含三項指標:心因性死亡或心肌梗塞的機率減少了31%,因血管再狹窄導致缺血而重新手術的比率也減少了46%。且最常導致術後心肌梗塞的支架血栓發生率更大幅減少了80%。新一代鈷鉻合金塗藥支架增加了病患選擇的多元性,也使醫師在治療上更具信心。

  這次TCT醫學年會還發表了全球首見「人體可吸收支架」的兩年試驗結果,振興醫院心臟功能室主任黃建銘解釋,使用「聚乳酸可分解塑膠(簡稱PLA )」的塗藥支架,植入在30個病患體內,在釋放藥物療效後,便由人體完全吸收,不會殘留任何金屬在體內,也讓病灶血管恢復正常彈性收縮,同時減少血管發炎、血液栓塞的現象,即使同一病灶復發,亦可重複植入,最快2012年上市。

  黃瑞仁表示,目前健保對支架採定額給付方式,除了傳統金屬支架,患者若選擇使用塗藥支架還需另外支付4萬9千元至7萬8千元不等。塗藥支架適合對血管阻塞範圍大、血管細、有糖尿病或腎功能差的患者,但也要考慮民眾的經濟負擔能力,建議病患與醫師多討論,選擇適合本身需求者。

  醫師在考慮為病患植入血管支架時,須評估病患的病況、血管支架在「安全性」、「有效性」的臨床表現,包括三項指標:心因性死亡、心肌梗塞及因血管再狹窄導致缺血而重新手術的比率等,同時更須關心病人的經濟與家庭支持的情況,才能量身打造最佳治療處方。

  振興醫院心臟功能室主任黃建銘提醒,進入秋冬交替之際,過去有心血管病史的民眾需多加注意,心肌梗塞發作後的致死率將近五成,若有胸悶、胸痛或呼吸急促等症狀,請盡速就醫以確保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