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歲王先生罹患高血脂等慢性病,長期服用「史他汀類」(Statins)等降血脂藥,一吃就是10年。服藥期間,經常雙腿痠痛,以為是糖尿病所引發血液循環不良,但後來疼痛蔓延全身,無力行走,就醫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表示,「史他汀類」(Statins)藥物又稱還原酶抑制劑(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用於降低膽固醇,並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不過,服用此藥常出現輕微的肌肉痠痛,而王先生卻是影響全身,肌肉疼痛、肌肉無力,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臨床上病例並不多見,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
王太太回想,丈夫這邊家族中也有兩位親屬長期服用「史他汀類」等降血脂藥物,同樣出現肌肉痠痛、無力等類似症狀,但當時多家醫院查不出實際病因,病況拖延數年,不幸往生,應該也是罹患橫紋肌溶解症。
嘉修表示,單獨使用「史他汀類藥物」,引起肌肉病變或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相當低,但當合併服用纖維類藥物時,就可能大幅增加肌肉病變或橫紋肌溶解症等風險。
王先生就是典型個案,他患有高血脂症、糖尿病及胃潰瘍,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並每日服用「史他汀類藥物」。早期腿痛不以為意,照吃海鮮、肥肉等高膽固醇美食,以致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指數仍居高不下。
在服用降血脂藥物第8年時,醫師加開另一種纖維類降血脂藥物,隨後兩年,腿、背痠痛,甚至全身疼痛無力,就算吃了止痛藥,或是貼上痠痛貼布或找人按摩,均無效果。
張嘉修提醒高血脂患者,服用「史他汀類藥物」後,如發生嚴重的肌肉疼痛,應立即回診,醫師將根據狀況來決定是否調整劑量,改變服用方式或更換藥物。
一旦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包括肌肉疼痛、無力、腫脹、尿液呈暗棕色等,就必須立即治療,否則將引發腎衰竭或其他併發症,相當危險。
延伸閱讀
-
幼兒染疫腳痠腳痛、走不動 當心可能橫紋肌溶解症惹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630「橫紋肌溶解症」常見於激烈運動或病毒感染,臨床報告顯示,少部分兒童感染流感病毒後,因病毒侵犯肌肉組織,以致引發橫紋肌溶解症。相較之下,新冠病毒併發橫紋肌溶解症個案更為少見,但國外文獻已有多名案例報告。 -
全台每4人有1人高血脂 3大高危族群更應控制壞膽固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12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症,且醫師發現近期不少人不敢回診,但高血脂患者死亡風險比正常人增加2.13倍,顯示血管疾病等高風險病人應該比一般人更積極治療。 -
年紀輕也得心血管疾病? 醫揭「關鍵共通點」血脂超標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539在《未行動的代價:亞太地區心血管疾病之次級預防-The Cost of Inactio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Pacific》最新報告指出,包含台灣在內的亞太區8國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4年內再次復發的風險高於一般人30%。 -
肩頸痠痛硬叩叩? 上班族久坐腰痠背痛6招舒壓1次滿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767《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內「痠痛」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痠痛部位網路聲量排行,以及肩頸痠痛的6大改善方式有哪些。 -
血脂超標很傷腎! 高血脂讓腎功能惡化恐增加死亡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878「這個現象叫做翹翹板效應,臨床上還蠻常見的。」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指出,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不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要達標,也同時要考慮到病人更常會合併高三酸甘油脂以及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來控制混合型高血脂的問題,不過,控制三酸甘油脂TG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