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產業
-
台大醫院獲微軟贊助 分析全球最大基因庫推進精準醫療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04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醫療產業不僅積極找尋有效療法與研發疫苗,更迫切想從基因角度洞悉這場世紀浩劫,避免未來有更多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的發生。為此,台大醫院參與微軟全球 AI for Health計畫,運用Azure HPC(高效能運算)在全球最大英國 Bio Bank 的基因資料庫進行大規模運算,不僅大幅提升401倍以上運算效率,也成功完成亞洲第一大規模的基因插補程序,實質推動基因研究進展,為將來科學研究鋪下基礎,推動疾病預防落實。 -
公費4價流感疫苗國光得標368萬劑 占總採購量近6成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700衛福部公告公費4價流感疫苗採購結果,國光生技得標368萬劑,占總採購量近6成。國光生技表示除了國內公費流感疫苗訂單外,自費疫苗也規劃提供約10至15萬劑4價流感疫苗提供施打,確保充分滿足全民防疫需求。 -
打疫苗有無抗體如何驗? 長庚新冠抗體試劑台美歐認證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6241各國陸續開打疫苗,邊境管制措施即將逐步鬆綁,未來想出國旅遊,疫苗注射證書、PCR檢測陰性、有效抗體檢測合格證書等「出國三寶」缺一不可。長庚研究團隊成功研發「新冠肺炎病毒有效中和抗體檢測試劑」,只需1.5小時即能獲知結果,準確率逾90%。 -
新冠肺炎肺部纖維化後遺症如何解? 陽明交大找到方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8401陽明交大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傅毓秀表示,呼吸道感染導致肺炎、空氣污染傷害、吸煙有害物質破壞、老化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肺部纖維化,原因在當發炎反應發生時,肺泡血管與氧氣間隔會增加,當肺泡接觸氧氣量減少就有可能死亡永久喪失功能,當無作用肺泡一多,肺部就像菜瓜布海綿一樣。 -
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台灣排第2 健保資料庫當後盾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694亞太區「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評審嚴謹,由15位跨國主要醫療照護專家主導及評分,透過資料分析評估亞太區11國在實踐個人化醫療上的完善程度,給分指標原則為「對的時間」、「提供量身訂做個人化照護」、「給對的人」。 -
2025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中研院跨界為精準健康做部署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310今年(2021)中央研究院首度跨界,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展開人體資料庫合作計畫,透過擴增社區型健康參與者收案量,加速超前部署。前副總統暨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先生表示,精準健康為我國生醫發展重要的下一步,對於中研院首次跨學術與產業的合作表達期待。中央研究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李德章代表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石曜堂董事長皆表示,此次攜手充分展現產學合作精神,有助提升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多元化,未來也將朝向串聯雙方龐大數據發展,成為國家最堅強的精準健康後援隊。
-
衛福部擬開放異體細胞治療 為腦急重症患者帶來福音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79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這次將透過修法來開放異體細胞治療,但提出申請的醫院必須說明相關人體臨床試驗之顯著療效,檢具國內外文獻報告,核准之後,始能執行。 -
為何基因不會100%遺傳? 冷凍電顯技術揭開遺傳之謎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107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明道院士指出,人類的遺傳多樣性來自父母同源染色體的配對與互換,如果DNA配對不完美,互換時就會發生基因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