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
美顏針為準新娘超前部署由內而外提亮氣色自然不必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626沈瑞斌指出,中醫研究人的頭面部有逾100個穴道,身上很多經絡會走到臉部,藉由顏面針灸刺激相對應的穴道,產生的作用不僅是調整頭面部的皮膚問題,也有機會發現身體潛藏的問題,進而獲得改善。 -
防疫茶當水喝竟畏寒越喝越怕冷 中醫師指出喝錯反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2171名年約50歲的中年男子,平時工作常跑外務,身體強健,無特殊疾病,近幾個月來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相關新聞的影響,便每天將中藥材配製而成的防疫茶當水喝,想要藉此預防罹患COVID-19,不過防疫茶的配方通常以清熱、解毒的藥材為主,其中包含金銀花、板藍根等,其藥性較寒,如果是腸胃功能不佳或體質較虛寒的人,最好經醫師診斷評估後再使用。 -
三伏貼除了緩解鼻過敏不適 也可改善女性經期不順痛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27防疫期間也要注意保健!節令已經「入伏」,又到使用中醫傳統三伏貼的時候,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指出,三伏貼不僅可以緩解鼻過敏、哮喘等呼吸道症狀,對婦女經期不順、痛經,及虛寒型腹脹、腹瀉症狀也有緩解效果。疫情「微」解封,防疫也別忘記調節身體的免疫功能。 -
3C產品導致頸椎病年輕化 中醫小針刀緩解各種痠麻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31其家人考量林女士年紀較大,不希望接受手術治療,想尋求較保守的治療方式,因此,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門診。經過針灸與小針刀療程後,患者的手麻獲得改善,症狀約減輕3到4成,肩頸痠痛也舒緩許多。 -
服用清冠1號能夠預防新冠肺炎? 中醫師糾正錯誤觀念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995不少國內外醫師都曾提到,現階段的藥物治療COVID-19並非民眾想像中容易,以抗生素來說,常見副作用包括有心悸、腹瀉、腹痛等;而瑞德西韋的副作用可能有高血糖、肝指數上升、急性腎衰竭、發燒等。中醫師鄭愛蓮指出,目前臨床上也有多位COVID-19的輕症或無症狀患者,透過服用中藥後得到良好改善。 -
鬆解枕下肌群緊繃、治療肩頸痠痛 「小扁針」成功救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2965歲的鄭先生,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數年前開始頸部僵硬,有抬頭及低頭的困難,頸部肌肉壓痛,連帶肩關節也緊繃,屈伸活動受限,時常頭暈頭痛,晚上難入眠,也睡得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進而求助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經診察後發現,鄭先生枕下肌群緊繃,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沾黏,每周施以1次小扁針療法,搭配服用舒筋活絡的科學中藥,3周後肩頸部緊繃痠痛明顯改善,疲累感減輕許多,已經不會頭暈頭痛,晚上睡得比較安穩,日常生活品質得到提升。 -
坐月子滿40天就足夠? 中醫講究胎前產後全方位調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53老一輩的觀念認為月子要坐好坐滿,常常一不留意就容易進補過頭。沈瑞斌中醫師表示,現代婦女多從事腦力工作,產後飲食應盡量以健康簡單為主,而產後月子應採漸進式可分為3階段進行。 -
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55對付溼疹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清潔,鄭愛蓮提到,可以用肥皂快速清洗患部並擦乾,再擦上中藥材萃取的外用藥膏,如有傷口不敢清洗,也可交由醫護人員指導方法,達到止癢和修復效果,同時搭配內服中藥調理體質。溼疹患者的體質通常多為溼熱且脾胃升降功能差,初期多以清熱、濾溼、健脾、止癢等藥物治療,待溼氣改善後,再用補脾利溼、強化肝氣疏泄、補元氣的藥物,通常約3到6個月可恢復好轉,全身性溼疹的患者則需要半年至1年的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