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DIC
-
高齡科技商機大! 「高齡普惠科技」嘉惠長者和照顧者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6913「高齡科技」是否一定要是「高科技」?當然不是,「普惠科技」另一個重要的精神,是「為每個人開發、每個人都可以受惠的科技(technology developed for everyone, so that everyone can benefit from it.)」。 -
化療後恐面臨神經學症狀 中醫針灸能改善手腳麻木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97安南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黃千甄表示,部分化學治療藥物如紫杉醇類、鉑類、長春花鹼類等,具有程度不一的神經毒性。據統計,完成治療後1個月,約68%的患者持續出現手足感覺受損等神經學症狀;經過半年之後,仍然會有30%患者帶有難以解決的手足麻痺症狀。 -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不只痠痛問題 醫曝亂貼藥膏嚴重後果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84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復康分享,門診病患經常提及的症狀便是肩膀僵硬、脖子痠痛,甚至手臂痠麻,有人會以為是肌腱炎或扭傷,但仔細檢查後,才確定是「肌筋膜疼痛」。 -
腸躁症分4類型!年輕人生活壓力大 常莫名腹痛要警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69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代理主任黃任嫻表示,目前腸躁症診斷,需符合一定的發作頻率,即一星期至少有1天排便狀況改變或腹痛,並持續3個月以上,就有可能是腸躁症。 -
倦怠感是警訊!男性憂鬱被低估 爸爸需要育兒喘息空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52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社會文化對男性的影響以及性別偏見導致男性的憂鬱被低估。此外,心理健康狀況常常反映在外化行為上,例如反社會行為或暴力行為,進而影響家庭和孩童。 -
國科會超高齡精準再生醫學計畫 亞洲生技大會成果發表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7215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伴隨而來之人口結構急遽變化使得高齡族群與失能病患照護所產生之醫療迫切需求(Unmet medical need)顯著增加。就全球發展趨勢來看,以「細胞治療為核心之再生醫學」將會是未來解決老化、失能以及迫切醫療需求最具有潛力之方案。 -
顫抖症「顫抖」本質找到了 神經醫學新突破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40原發性顫抖症盛行於高齡族群,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為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並協助國人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共同支持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潘明楷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轉,直指「顫抖」的本質,且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並將此一系列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禮來研發阿茲海默症藥物新里程 新藥Kisunla獲准上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405今(2024)年7月初,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ly)開發的治療阿茲海默症新藥Kisunla,適用於治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以及症狀輕微、但已確診具有類澱粉蛋白斑塊病徵的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禮來投入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超過30年,歷經無數挫折與失敗,如今終於達成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