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LT
-
乳癌術後義乳紅腫未必是感染 導管沖洗治療可緩解症狀
癌症新知 / 乳癌378858歲的黃女士因罹患乳癌,日前接受右側乳房切除手術,並在同次手術中以矽膠義乳進行乳房重建,術後初期恢復相當好。但2個多月後,義乳部位出現局部疼痛與灼熱感。回診檢查後發現有紅腫的情形,經口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且紅腫範圍持續擴大。安排住院治療後,以手術方式在義乳周圍放置2條微型導管,進行每天2次的局部沖洗,經3日治療後紅腫明顯改善,1週後順利出院,且無需移除義乳。 -
視力模糊別拖!視網膜剝離逾2週 恐致永久性視力損害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871名64歲的李姓女子,去年在住家附近的診所接受白內障手術,原本視力狀況改善良好,但今年5月卻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的情形,且越發嚴重。起初親友都認為是續發性白內障,不用太在意,只要再接受雷射手術就可以改善,因此患者沒有積極處理。直到1個月後至診所檢查才發現是視網膜剝離,緊急轉至醫院進行更進1步的評估與治療,後經眼科醫師安排玻璃體切除併增生膜移除手術,術後視力才逐漸恢復。 -
台灣超高齡元年!老盟提7大建言 籲立法保障高齡權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780據估全台獨居長者約70萬人,其中6.5萬人為列冊關懷的弱勢獨居老人,衛福部社家署將於明年推出「長輩獨居、不孤獨」新策略,創造更多社會聯繫連結,讓獨居年長者如外界穩定互動,一旦出現風險時,社會資源可及早介入,給予關懷。 -
高雄小港醫院爆「特權文化」爭議 台灣護師工會籲正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886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近來風波不斷,多起事件引爆驚人內幕,該院「特權文化」被展現在台面上。台灣護師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風波延燒至今,基層員工承受壓力,高層處理速度慢半拍,醫療專業與制度信任面臨嚴峻考驗,要求醫院及高雄市衛生局進會介入。 -
早餐這樣吃讓你引發過敏嗎? 網友熱議8大易致敏食物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522台灣美食琳瑯滿目,但對部分人來說,看似普通的食材卻可能引發過敏。據統計,國人食物過敏發生率約6%至10%,不少人曾有蕁麻疹或腸胃不適卻找不到原因的經驗。為此,我們整理了8大常見致敏食物,快來看看你常吃的食物是否也在清單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易致敏食物」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八大易致敏食物有哪些。 -
國衛院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 籲40歲開始預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21在世界阿茲海默症日前夕,國衛院宣布,與近40名專家學者、臨床醫師攜手撰述《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此為台灣第1份完整失智症風險管理工具,提出「護腦5守則」,提醒國人40歲就應做好「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 -
關注自殺防治!從沉默到關懷 多層次介入強化支持網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9每年9月10日的世界自殺防治日再次提醒大家,此議題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統計,自殺是全球15至29歲族群的第3大死因,其中73%的自殺事件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顯示自殺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國際自殺防治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將2024至2026年的主題定為「Changing the Narrative on Suicide(改變自殺敘事)」,呼籲社會從沉默和污名的文化轉變為開放、理解和支持的文化,反映當前社會對心理健康議題應破除存在既有的誤解與偏見。 -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 避免共杯共食、少醃漬和菸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23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