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LK
-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1932國內《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雙法,預計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上路,台灣正站上亞洲再生醫療制度創建的關鍵轉捩點,台灣精準醫學學會(TPMS)特別於2025年8月2至3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為期2天的「再生醫療臨床試驗教育訓練課程」。此次課程同步引入FACT(Found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Cellular Therapy)制度規範,現場齊聚超過百位來自臨床、產業與政策領域的關鍵人士,實為制度與實務全面接軌的重要里程碑。 -
國衛院發現肺腺癌關鍵角色! 可阻腫瘤增長助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965肺癌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其中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見的亞型,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40至50%。國衛院日前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家族的DUSP22蛋白在肺腺癌細胞中的低表現量,與肺腺癌的病理分期,及肺腺癌病患的低預後存活率呈顯著正相關。利用細胞及動物模式證實,DUSP22蛋白可望阻止肺癌細胞進展,也為未來精準標靶治療提供新方向。 -
異位性皮膚炎搔癢難耐!多數5歲前發病 治療有新進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35年僅9歲的小明從2歲開始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全身皮膚粗糙不堪、布滿大小搔癢顆粒及斑塊,晚上常因搔癢抓到無法入眠,一覺醒來就看見床單上沾滿搔抓後留下的斑斑血跡;白天上課除了因夜眠品質差而精神不濟外,更因劇烈癢感、持續搔抓而無法專心上課。長期睡不好與藥物使用更造成生長曲線落後,身上皮膚也因為反覆的惡化,無法達到良好控制。 -
3招防肺癌!EGFR突變轉恐復發轉移 醫揭1治療降風險
癌症新知 / 肺癌6651在台灣,肺癌是10大癌症中「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3冠癌王,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呼籲全民正視肺癌的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國民好媳婦佩甄擔任肺癌衛教大使,鼓勵民眾一起加入「測一下肺怎樣」行動,提醒高風險族群定期接受篩檢、及早揪出肺癌,早期治療增加治癒機會! -
及早防肺癌降低死亡率 醫籲:40歲成人每年需檢查1次
癌症新知 / 肺癌6046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威廷強調,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關鍵,建議40歲以上成人每年接受1次胸部X光檢查,高危險族群可2年接受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家族病史者則應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檢查頻率,以真正達到預防肺癌之效果。 -
日本黴漿菌疫情創10年新高 專家示警:旅日前做好預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30日本爆發大規模黴漿菌肺炎疫情,為近10年同期新高,且不少病人出現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赴日旅遊民眾,小朋友為高風險族群,建議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時務必戴上口罩。 -
汪建民罹肺癌引關注!健保NGS揪因 醫:精準用藥跟進
癌症新知 / 肺癌13398目前在肺癌治療上,不管是標靶治療或是免疫治療,全世界的研究都會建議越早用藥越好。然而,罕見基因突變型如EGFR exon 20插入,雖然可以透過NGS檢測找出,但健保給付還未給付相對應的標靶藥給這類少數、僅占EGFR突變5%的族群,盼政府能加快給付的腳步,不要讓病人因為等不到給付,而徒留遺憾。 -
跨癌別特定基因知多少? 對應治療藥物健保給付全解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0862傳統的癌症分類是以癌症原發部位、血液或細胞組織命名,治療也以原發部位癌別為處方用藥的基礎。然而,近年醫學發現不同癌別也可能發現相同的基因突變,即為「跨癌別特定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