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40歲
-
講座報名/春季防範耳鳴眩暈 耳鼻喉專家親授保健秘訣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81如何應對耳鳴、眩暈、重聽等耳鼻喉常見疾病等問題?李宏信醫師將於3月8日(星期六)下午,應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的邀請,舉辦專題講座,分享主題「耳鳴眩暈不再困擾!Dr.李教你主動出擊」。 -
年輕糖尿病患陷「糖胖失控」危機! 治療新趨帶來曙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56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目前台灣糖尿病患已超過220萬人,而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台灣患者人數在2030年將直逼300萬大關。專家表示,目前仍有約5成患者未達到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控制目標,其一原因可能與血糖與肥胖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相關,呼籲糖友重視血糖、體重共同控制的重要性。 -
久坐少動、飲食又放縱! 40歲上班族胸悶、疲憊感難消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971名40歲王姓上班族,年假開工後驚覺胸悶,上班期間也是呵欠連連,原本以為只是過年玩太累,但胸悶的感覺久久不散,整個人也異常疲憊。經醫師詢問後,才知王先生平常幾乎被電腦與辦公桌綁住,唯一的活動量就是到公司頂樓抽菸,過年連假更是通宵打麻將,或窩在床上滑手機,讓他的活動量幾乎歸零,再加上滿桌年菜的高油、高鈉飲食,才導致身體出現發炎症狀。 -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863還有2位民眾分別是40歲和60多歲,罹患耳中風,導致聽力下降,經建議服用循利寧,幫助神經修復、末梢循環暢通,也對聽力改善有幫助。除此之外,游純宜藥師呼籲,若有中風家族病史應特別留意,她分享曾遇過1位20多歲年輕人收縮壓一量超過190mmHg以上,因為沒感覺而不自知,經過衛教宣導可能是引發中風的不定時炸彈,才有所警覺。 -
天冷居家清潔小心椎間盤突出! 醫示警這些動作要避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3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椎間盤突出常見發生在頸部和腰部,其中又以腰部最為常見,尤其是在第4至第5腰椎以及第5腰椎和第1節薦椎之間,腰椎椎間盤常因外傷或退化而突出,若壓迫到脊椎神經,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的主因包括:年齡退化、過度勞損、運動傷害、長時間低頭久坐,以及車禍、騎機車遇到窟窿撞擊、突然踩空或跌坐等外力因素所引起。 -
4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泌尿道結石發作 痛起來懷疑人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張德撝表示,腎臟結石可能不會產生嚴重的疼痛,但容易引起反覆的血尿。而輸尿管結石則通常伴隨劇烈疼痛,隨著結石的排出,疼痛的位置可能會逐漸下降。 -
白內障年輕化40歲恐上身? 醫揭白內障與老花關鍵差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924近年來白內障已有年輕化趨勢,高度近視族群更需警惕視力危機!過去,白內障好發於55歲以上,但隨著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與不當的用眼習慣,高度近視比例持續攀升,早發性白內障的案例逐年成長。眼科醫師提醒,若未及時治療,過熟的白內障恐引發青光眼、虹彩炎等併發症,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醫師建議,除了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民眾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守護視力健康。 -
寒流來襲!內耳中風和腦中風一樣危險 醫曝治療黃金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55寒流來襲,除了要注意保暖,也要小心保護你的耳朵!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而易阻塞,增加內耳中風的風險。初期可能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嚴重恐導致突發性耳聾。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把握2到4週的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才能避免聽力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