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鹽分
-
糖尿病少吃糖就好? 研究:高鹽飲食也會提高罹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38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長期攝取鈉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根據《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過量的鹽分,將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9%。 -
腎友中秋飲食禁忌有哪些? 腎臟病應避開4大飲食陷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75中秋節就快到了,腎臟病患者該如何歡度節慶之餘,也能吃得健康,嘉義慈濟診所腎臟科裘亮德醫師表示,首先,腎友應補充適量充足的高品質蛋白質與熱量,但同時也要限制鹽分、水分與磷鉀的攝取量。嘉義慈濟診所腎臟科裘亮德醫師以下將以中秋節食物為例,為大家分別說明月餅、烤肉、飲料和柚子的飲食陷阱。 -
低醣飲食助減肥好有感! 網議3大好處、副作用報你知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40低醣飲食又被稱作低碳飲食,指的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減少食用全榖雜糧及水果等食材,並改以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素來取代的1種飲食型態。有鑑於近年來研究指出低醣飲食能夠帶來不少好處,造成全球掀起一股低醣飲食的熱潮,那麼究竟哪些低醣飲食的好處與副作用,最受到網友的關注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低醣飲食好處vs副作用」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低醣飲食3大好處以及副作用排行。 -
中暑嚴重恐致器官衰竭!別輕忽中暑5症狀 掌握4招預防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1904如果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就會發生熱傷害,而常見的熱傷害種類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一般而言,多數患者會先因在炎熱的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且未適當補充水分及鹽分,而出現噁心、嘔吐、疲累、頭暈、頭痛、肌肉痙攣等熱衰竭症狀,才會進展為中暑。 -
快躲太陽!5大族群中暑風險高 炎夏一定要防曬多補水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17台灣的夏季溫度總是居高不下,近期因為熱傷害而掛急診的人數也持續增加,常見的熱傷害有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當中又以中暑為最需小心的症狀,而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除了和環境溫度相關之外,與個人之身體狀況也大有關聯。《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中暑高危險族群」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中暑高危險族群。 -
熱傷害易有併發症!登山者直曬太陽易中暑 6招可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69新竹台大分院家庭醫學部醫師蘇柏維指出,中暑是一種嚴重的熱量失調狀態,因身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水分容易蒸發、流失,卻又沒有適時的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鹽分;或因台灣獨有的高溫溼熱氣候,使身體的熱量無法有效散熱而導致體溫升高。 -
熱傷害就醫人數比去年增1.6倍 農民上工4招預防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30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台灣年平均氣溫於過去110年(1911至2020年)上升約攝氏1.6度;在四季分布上,21世紀初夏季長度已增加至約120到150天。根據衛福部「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今年7月起截至15日,因熱傷害就診累計已達470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6倍。同時,7月第1週全球均溫在1週內3次破紀錄,可能達到10萬年來最高的全球均溫。 -
民眾熱傷害!身體發燙想吃退燒藥降溫 食藥署出面警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0暑假來臨,近來天氣高溫炎熱,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1日至16日共有515人次因熱傷害就醫。食藥署提醒,熱傷害初期,身體發熱,部分民眾服用退燒藥物降溫,反而適得其反,更容易增加中暑併發症,導致急性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