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風險
-
吞嚥困難逐漸加重、體重莫名減輕? 當心食道癌找上門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159963歲的廖先生有多年抽煙習慣,在近1個月以來出現體重明顯減輕與吞嚥困難的情形,日常中只能吃軟質或是流質食物,嚴重影響生活。日前他至新竹臺大分院就診,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第3期食道鱗狀細胞癌。隨即轉介至腫瘤醫學部,由醫療團隊擬定治療計畫,先接受前導性同步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在第1階段治療完成後,腫瘤已有部分緩解,廖先生也能恢復正常飲食。後續他將接受食道切除及重建手術,以以期爭取最佳預後。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拉警報! 今年重症都染伊科病毒11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946近日疾管署公布新增兩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案例,分別為中部出生8天大男嬰與南部5天大女嬰,兩名嬰兒都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敗血症、肝炎、血小板低下等重症,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調發現這兩起案例都疑似因家戶接觸而感染,其中男嬰的母親生產前有上呼吸道症狀,父親在陪產當日也發燒;女嬰的媽媽產前同樣有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累計已有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新生兒重症案例就佔了10例,且全部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紀錄。 -
代謝症候群防治42萬人健康受惠 9月擴大醫院層級加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82國民健康署自111年7月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至今已滿3週年,累計全國近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參與,協助超過42萬人邁向健康生活之路。為肯定診所執行優良成效,國民健康署公開表揚156家績優診所,並將自今(114)年9月起擴大開放醫院層級參與,強化社區與醫療院所的慢性病防治量能,以期守護更多國人健康。 -
全球跨洲多族群肺癌研究出爐 中研院揭致癌與復發關鍵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1549肺癌自2024年起已成為台灣癌症發生與死亡的「雙冠王」,每年逾萬國人因肺癌喪命。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臺灣癌症登月計畫」,攜手美國臨床蛋白基因體腫瘤分析聯盟(CPTAC),分析全球數百個案例,近期完成首次涵蓋歐美與亞洲多族群的大規模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 -
今年秋冬恐現「雙病毒株」流感 鼻噴式流感疫苗免挨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901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開打,屆時家長也可選擇以自費方式讓幼兒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教授表示,鼻噴式疫苗是活性疫苗,其作用機轉與自然感染類似,產生抗體時間與皮下注射劑型疫苗類似,但保護率可提升5成。 -
夏日結石危機!逾半患者5年內復發 預防先從喝水做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1436歲的上班族小林,身體一向相當健康,沒有任何慢性病史,但卻在近年連續2個夏天因血尿與左腰疼痛,半夜緊急叫救護車到醫院急診,2次都被診斷為左側輸尿管結石阻塞。第1次在接受止痛藥及多喝水後,隔天排出1顆米粒的結石;第2次則是因為石頭過大,在接受了體外震波打碎石頭後才順利排出。 -
失眠3型態!睡不著、睡不好、提早醒 恐自律神經失調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82自律神經系統是人體的重要調節機制,主要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交感神經負責讓身體處於警覺狀態,會提升心跳、血壓、血糖和腎上腺素分泌;副交感神經則扮演「煞車」角色,幫助身體放鬆、降低心跳血壓,讓我們能夠安穩入睡。當自律神經失調時,交感神經在夜晚仍過度活躍,導致身體和大腦無法適當休息,血管持續收縮,進而引發失眠、睡後身體痠痛、水腫等問題。 -
蚊子叮咬小事?日本腦炎初期無症狀易輕忽 嚴重恐致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14隨著氣溫攀升,夏季蚊蟲活動進入高峰期,除了惱人的叮咬發癢外,更需要警惕的是蚊媒傳染病的威脅。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已累計19例日本腦炎確定個案,其中2例死亡,而每年6至7月正是日本腦炎的流行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