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風險場所
-
明起出入12場所須出示證明 「數位疫苗護照」教學必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75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自2021年12月28日上線後已核發超過26萬份。考量國內外疫情升溫,各界建議及需求,指揮中心將於明日(1月21日)上午8時,開放「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供國內使用。同時,經濟部規定進入八大行業,需要出示疫苗護照以供查驗,至少打滿2劑才可入店。 -
洗腎病友染疫重症風險更高 腎友打疫苗這件事特別注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7國內爆發多起透析中心群聚感染,原本身體狀況就不好的洗腎病友染疫後,重症風險更高,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提醒,糖尿病、高血壓、中風、洗腎等病友均屬於染疫高風險族群,務必儘速接種疫苗,不過,腎臟疾病患者打完疫苗後,不可一口氣喝太多水。 -
採買民生用品恐成防疫破口 英國3大指引降低感染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19近期因傳統市場的人潮群聚,致使更多民眾改為前往超市賣場消費,端午節連假3天,透過賣場業者即時公布的人流資訊,短短幾個小時即累積上百人的進場人數,整天下來,進場人流尤其可觀。 -
法男在美被毒蜘蛛咬就醫染新冠 莊人祥:蜘蛛不會傳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5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第689例新冠患者,是40歲法國籍男性,持有台灣居留證,11月23日因工作前往美國,在當地遭毒蜘蛛咬傷,11月27日與28日到醫院處理傷口,11月30日入境台灣到防疫旅館居家檢疫。 -
3個月大男嬰來不及打疫苗 成為最小日本腦炎重症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38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3個月男嬰約在6月底,出現發燒、食慾變差、哭鬧等現象,父母先送到診所求診,醫師建議應該轉診醫院,父母隨即將孩子送到醫院收治住院。次日醫師發現男嬰有抽搐徵兆,立即通報日本腦炎,同時採檢化驗確診,男嬰目前仍在醫院治療,相關症狀持續觀察中。 -
疾管署發布3例日本腦炎新增 其中有2例發生在屏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32莊人祥說明,3名新增的日本腦炎患者,分別為屏東縣萬丹鄉30多歲男性,5月30日發病;屏東縣南州鄉50多歲男性,6月6日發病;與台南市歸仁區40多歲男性,6月9日發病。表現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及意識改變等,目前都在住院持續治療,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居住地周邊,展開病媒蚊防制措施。 -
台灣防疫100天成績亮眼全世界 張上淳點出致勝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7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其實防範新冠肺炎在指揮中心成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因此相關因應超過100天。防疫不僅在衛生單位,各部會都啟動各種政策,讓台灣能展現出亮眼成績,幾乎成為世界典範,尤其前線醫護人員、疾管署防疫人員、地方衛生同仁等,讓防疫成績在台灣非常好。 -
新冠病毒常見「氣溶膠傳播」 哪些公共區域最危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1在防疫前半場,我國表現優異,本土個案還是維持零星散發,但感染源不明案例持續增加,哪些場所潛藏最多病毒風險呢?感染科醫師認為,密閉空間內的塑膠表面風險最高,例如:捷運、公車、高鐵等座椅及手把,就相當危險,民眾務必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