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血鈣
-
多發性骨髓瘤易被忽略、復發難治 組合精準治療搶時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195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造血系統癌症,但民眾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卻相對模糊。多發性骨髓瘤是現況無法治癒的血液癌症,好發於高齡族群,常見症狀包括貧血、骨痛、高血鈣及腎功能異常(CRAB症狀)。儘管醫學不斷進步,疾病仍會反覆復發,且每次復發的腫瘤負擔更高,緩解期縮短,最終成為頑固型多發性骨髓瘤。首次治療通常是病人獲得最深入、長時間緩解的關鍵機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科施宣任醫師強調,早期深度治療對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971479歲李先生,雖然年紀已長依然老當益壯,負責搬運瓦斯空瓶。近日因嚴重的下背疼痛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檢查發現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醫師建議手術處理。不料,手術前抽血檢查意外發現腎功能差、貧血、高血鈣等問題,照會血液腫瘤科醫師後,經骨髓檢查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 -
多發性骨髓瘤蝕骨傷腎! 靠標靶藥物與幹細胞移植救回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942752歲白先生右側臀部疼痛長達6個月,無法久坐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至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就診後,確診「多發性骨髓瘤」引發的骨頭侵蝕。在黃冠博醫師透過標靶藥物與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後,成功控制病情。黃冠博提醒,長期骨頭疼痛治療不佳的人,要懷疑可能是惡性腫瘤疾病引起骨頭轉移的症狀,需請醫師更進一步檢查。 -
海藻鈣食用過量恐便秘 海藻鈣4個副作用、禁忌別輕忽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789人體骨骼的骨量約在20至30歲前,就會達到最高峰,隨後便漸漸流失,使原本緻密的骨骼多了許多縫隙,引發骨質疏鬆,也因鈣質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所以不少人都會開始購買鈣片,以供日常補充鈣質的所需。在常見的鈣片產品中,又以海藻鈣的鈣含量較高、吸收率最強,但在食用海藻鈣時,仍應注意一些禁忌,以防出現便秘、消化不良等海藻鈣副作用。究竟海藻鈣該怎麼吃?與其他常見的鈣片有哪些不同?又不能跟什麼一起吃呢? -
48歲男每天吃維生素D突中毒昏倒! 醫師揭露其中原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88448歲張姓中年男子有酗酒習慣,不僅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因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不得不置換雙側人工髖關節,但他誤聽友人告知「多補充維生素D可以保骨本」,每天竟吞下2至3顆,結果出現「高血鈣症」症狀,腎功能僅剩下30分,緊急就醫後連忙停藥並補充大量水分,總算恢復正常數值。 -
泌尿道結石復發!副甲狀腺亢進作祟 6旬婦抽血揪病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41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李高漢建議,患者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 -
維生素D可降低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揭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8178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超過21,000位年紀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了解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對心血管方面能帶來何種好處。研究參與者每個月的月初都會固定服用1顆含有60,000IU維生素D的膠囊或安慰劑,並持續追蹤5年。 -
5旬女胰臟發炎組織壞死 「最新技術」清創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3胰臟炎主因為結石、喝酒或三酸甘油脂過高。三總日前收治1名54歲女性患者因藥物副作用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引發急性胰臟炎,因腹痛、發燒至急診就醫,檢查發現,腹腔內大面積組織壞死,形成偽囊腫;因狀況嚴重,醫療團隊花了2個月才清創完畢,為該院創院以來清創最久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