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腫瘤
-
高齡者患骨鬆機率達14%! AI預測結合照護打造新防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435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約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約14.3%的機率。骨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卻可能因輕微跌倒導致髖部或脊椎骨折,不僅嚴重影響長者的行動力與自理能力,更可能增加臥床、感染及早逝的風險。為協助民眾及早發現、積極治療,亞東醫院結合AI科技與跨科照護團隊,打造個人化骨鬆治療流程,協助患者精準診斷、即時介入,搭配健保擴大給付政策,幫助高齡患者逆轉骨質流失、提升骨密度,重拾行動力。 -
年輕人也會罹患關節炎! 介入再生醫學增加關節重塑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85晚期的關節病變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發生,例如:運動員過度使用關節、因為意外事故受傷、自體免疫等內科疾病的後遺症或是骨腫瘤治療後的軟骨損傷,而造成疼痛、功能異常的關節病變。振興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科主治醫師黃祥霖表示,雖然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已非難事,但對年輕患者的治療而言,置換人工關節並非主要首選。 -
60歲男突雙腳無力無法行走! X光發現竟是腫瘤找上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8760歲的邱先生過往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特別定期健檢,1個月前突然出現雙腳無力的狀況,並且越來越嚴重,來院前無法站立行走,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洪立偉醫師門診尋求協助。透過X光、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邱先生胸椎第12節有塌陷情形,且已經壓迫神經管,影像懷疑為腫瘤骨轉移導致的非單純骨質疏鬆之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抽血檢查更顯示腫瘤標記數值增高。經解釋後,洪立偉醫師遂執行「減壓及微創釘手術」,解除壓迫危機,術後隔天邱先生已能下床行走,並在傷口穩定後由腫瘤科團隊接手治療。 -
茶葉蛋也咬不動!罕病婦臉腫難張口 冷凍新療法助重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67158歲的張女士因為左臉頰腫脹疼痛長達18年,日前症狀加劇,甚至平日吃飯要花上2小時,甚至連吃茶葉蛋都沒辦法,且經常痛到難以入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至某醫學中心就醫後,確診為顏面纖維增生不良。 -
亞太骨骼肌肉腫瘤醫學會首次在台舉辦 台灣骨科展實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5392023年亞太骨骼肌肉腫瘤醫學會(APMSTS),不受小犬颱風影響,如期於今(4)日展開為期4天的國際會議。每2年舉辦1次的亞太骨骼肌肉腫瘤醫學會會議,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骨腫瘤會議之一,內容豐富精彩,各國專家參與相當踴躍,甚至吸引遠至北歐芬蘭的專家也自費前來參加。 -
18歲少女髖關節疼到難行!以為生長痛 檢查竟是骨腫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6正值18歲的許小姐右邊髖關節不定時有疼痛感,起初以為是生長痛,但後來痛至難以行走,也無法好好睡覺,影響生活品質,遂求診台北慈濟醫院。經安排X光以及核磁造影檢查後,發現許小姐右邊股骨近關節處有50X35毫米的巨大細胞瘤,腫瘤甚至已經大到超過股骨頸的3分之2以上,嚴重侵犯骨頭結構造成疼痛。 -
癌症骨轉移不再是絕症 最新冷凍膠技術提升癌友存活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1099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症前3名分別為乳癌、肺癌及攝護腺癌,以往發生骨骼轉移後存活期約3至6個月;癌症骨骼轉移的症狀包含疼痛、骨頭缺損而最後會導致病理性骨折。 -
男子腳麻、背痛至骨科求診 竟發現腎細胞癌轉移薦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6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該名患者為加油站店長,生活作息正常,也無任何慢性疾病史。約2年前因下背疼痛求診,經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薦骨處有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本身也有1顆約2公分腫瘤,屬於重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