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馬兜鈴酸
-
治療慢性腎臟病、穩定血糖中醫來幫忙 用對中藥可護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59慢性腎臟病患者能否服用中藥的爭論不斷,然而有2篇研究證實,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台灣的合格中醫師治療下,不僅能減少腎臟衰竭風險,還能降低死亡率。第一篇是高雄醫學大學腎臟照護學系教授黃尚志領導的團隊,分析超過2萬4千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健保資料,從2000年追蹤到2008年,發現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惡化成末期腎臟疾病(ESRD)的風險顯著降低。調整影響變數後,接受中醫治療組的風險比率約為純西醫治療組的0.47倍,且治療時間越長,效果越佳。 -
血尿染紅馬桶 翁無痛竟染腎盂泌尿上皮癌第3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95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震波碎石室主任石欣衛表示,泌尿道上皮組織主要分布於泌尿道系統上的臟器,從腎盂、輸尿管、膀胱一路延伸到尿道近端3分之2處,而腎盂泌尿道上皮癌即是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化所導致,症狀大多以無痛性血尿為主,約9成患者因血尿就醫才發現罹癌,少數患者則因腎水腫產生腰酸背痛求診查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震波碎石室主任石欣衛表示,泌尿道上皮組織主要分布於泌尿道系統上的臟器,從腎盂、輸尿管、膀胱一路延伸到尿道近端3分之2處,而腎盂泌尿道上皮癌即是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化所導致,症狀大多以無痛性血尿為主,約9成患者因血尿就醫才發現罹癌,少數患者則因腎水腫產生腰酸背痛求診查出。 -
台灣近八成肝癌 與含馬兜鈴酸中藥草有關
癌症新知 / 肝癌3878林口長庚、新加坡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攜手合作,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98個肝癌病人,其中76個病人的肝癌組織中,竟然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
-
新型免疫藥物治療膀胱癌 帶給癌友新曙光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45膀胱癌是台灣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癌症,每年約新增2000名患者,為2014年男性十大癌症之一,在男性發生率更居第9位。然而膀胱癌30年來處於無新藥發展的治療瓶頸,復發機率仍高,最後還可能面臨摘除膀胱的命運,讓患者對未來感到絕望,因此膀胱癌幾乎可堪稱為沙漠癌症。 -
全基因定序新發現 馬兜鈴酸致癌第一名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表示,全基因定序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引起的泌尿道上皮癌基因突變率為150單位,遠高於抽煙引起的肺癌的8單位,紫外線引起的皮膚黑色瘤的111單位。換句話說,馬兜鈴酸造成的基因突變能力強度,可說是現今已知最強的致癌物質。
-
服用中藥,要多注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