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養腎
-
攝護腺癌術後中醫助氣血調理 中醫師推薦2穴位、2茶飲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9731當男性罹患攝護腺癌並接受手術治療後,儘管疾病本身獲得控制,但術後的康復過程依舊充滿了多重挑戰。包括傷口癒合期的不適、骨盆腔及周邊組織的腫脹、排尿困難、下腹或會陰部不適,以及部分患者會出現性功能下降與情緒波動等。西醫的術後治療與追蹤,對病情控制與復發預防至關重要,但在恢復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上,中醫可以發揮輔助的角色。 -
揮別冬季藏精養腎!春季備孕重疏肝 3招打造受孕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030春天來臨,萬物復甦,身體的氣血也跟著從冬季的「收藏」轉為春季的「升發」。中醫師周大翔表示,肝臟與春天的木氣相呼應,此時肝氣旺盛,容易推動氣血向外擴散。然而,肝氣過旺可能導致肝血和肝陰不足,影響婦科健康和備孕。因此,春天備孕與冬季著重藏精養腎不同,更強調肝氣的疏通與肝血的滋養。 -
老人多慢性病纏身!中醫改善心律不整 可望逆轉腎損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91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建議,接受重大手術後人體元氣受損,而年老者本就氣血不足,中醫整體性的調理不僅可提昇人體的整體氣血循環,更能讓原本受損的器官順利修復。 -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 中醫治療重養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8839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肺主皮毛」,指的是皮膚汗毛,台灣氣候較為潮濕,加上夏季寒涼食物吃的多,體內五臟六腑運行遭受阻礙,秋冬季節轉換時,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原本應從正常管道排泄的濕氣和垃圾,改由皮膚路徑排出,進而導致皮膚發癢、紅腫等濕疹皮膚疾病。 -
立夏人體心火旺盛!養身重於保養心氣 多補水分防中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75中醫師周宗翰指出,氣溫飆高時,人體水分流失快,血液變的濃稠,容易產生血栓,堵塞腦部就變成中風,阻塞心臟或血管將會引起狹心症或心肌梗塞。另外,人體處於37、38度高溫環境下,體溫會跟著攀升,這時皮下血管擴張,回到心臟的血流量變多,心跳會加快,心臟必須打出更多血液,以充填擴張的血管,恐增加心臟負擔。 -
「增肌減脂」不吃澱粉只吃肉? 這樣吃瘦不成反腎衰竭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939增肌減脂,擁有線條曲線,是不少民眾努力的目標,為此,必須補充充分的蛋白質,不過,醫師提醒,務必選對來源,如果攝取過多紅肉(豬肉、牛肉),尿酸變多,可能提高痛風、腎結石等風險,甚至營養腎功能。 -
春天防春燥、春睏不只養肝! 春日養生就該選對食物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04春天處於冷熱交替的時節,陰雨綿綿也會讓濕氣鬱結在體內,若沒有確實做好養生,便很容易上火或是感到疲憊,也就是所謂的「春燥」和「春睏」,因此許多網友開始討論春天該如何養生。《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春天養生」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種春天養生方法與對應食物。 -
大寒小心腦中風、心梗 養腎、吃補、足浴你做對了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62023 年1月20日節氣來到「大寒」,全年24節氣中的最後1個節氣。有農諺「大寒三白定豐年」、「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三白意指下三場大雪,可見農家忌諱在大寒節氣天晴無雪。